高刷液晶显示模组技术革新与场景扩容驱动产业升级

来源: 编辑:

2024年,中国电子显示产业迎来高刷新率液晶显示模组的爆发年。据《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本年度中国高刷液晶显示模组市场收入达40121万元,同比增长42.7%,刷新历史纪录。这一增长不仅得益于电竞、智能终端、车载显示等下游需求的强劲拉动,更源于国内企业在高刷技术、能效优化和柔性显示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国在高端显示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迈上新台阶。

一、需求爆发:多场景应用点燃市场

高刷液晶显示模组凭借流畅的动态画面表现,正从“电竞专属”向全场景渗透,成为显示行业的“新刚需”。  

1. 电竞与娱乐:消费升级的主阵地

  2024年,中国电竞用户规模突破5.3亿,带动电竞显示器出货量同比增长28%。高刷模组(144Hz/240Hz)成为中高端显示器的标配,头部品牌如华硕、AOC的4K 160Hz产品线中,国产模组占比超60%。  

2. 移动终端:高端手机的“必争之地”  

  智能手机厂商加速冲刺屏幕体验竞赛,华为、小米等品牌的旗舰机型全面搭载120Hz/144Hz自适应刷新率模组。2024年国产高刷手机面板出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5%,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3. 车载显示:智能座舱的“第三屏”革命  

  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升级推动车载屏幕向大尺寸、高刷新率演进。理想L9、蔚来ET7等车型搭载15.7英寸120Hz OLED模组,大幅提升导航与娱乐系统的流畅度,带动车载高刷模组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5%。  

4. AR/VR:元宇宙入口的“临门一脚”  

  Pico、雷鸟等国产VR设备厂商采用90Hz-120Hz液晶光阀模组,缓解眩晕感的同时降低成本,2024年国内AR/VR设备高刷模组渗透率突破40%。  

二、技术破局:国产供应链打破海外垄断

中国显示企业通过“材料-工艺-驱动IC”全链条创新,打破日韩企业在高刷模组领域的技术壁垒,实现从追赶者到并跑者的跨越。  

1. 关键材料:本土化替代加速

液晶材料:诚志股份、八亿时空开发出低粘度、快响应液晶混合物,将灰阶响应时间(GTG)压缩至1ms以下,媲美三星顶级电竞面板性能。  

背光模组:聚飞光电推出Mini LED背光高刷方案,通过2048分区控光实现百万级对比度,功耗降低30%。  

2. 驱动架构:自主IC突围

集创北方、格科微发布国产驱动IC,支持4K 144Hz信号传输,兼容AMD FreeSync和NVIDIA G-Sync技术,成本较进口产品低20%。  华为海思推出“自适应刷新率算法”,可根据画面内容动态调整刷新率(1-144Hz),延长手机续航15%-20%。  

3. 工艺革新:精度与效率双提升  

京东方合肥10.5代线引入AI视觉检测系统,将高刷模组良率从82%提升至95%;TCL华星研发“Hybrid LTPS+Oxide”复合背板技术,使15.6英寸2K 165Hz笔记本屏幕厚度降至1.2mm。  

三、竞争格局:头部企业领跑,细分赛道分化  

2024年,国内高刷液晶显示模组市场呈现“三强主导、多点开花”的竞争态势:  

  1. 京东方(BOE)

 技术标杆:全球首发27英寸4K 240Hz显示器模组,采用氧化物TFT背板与新型磷光材料,峰值亮度达1200nit。  

   市场战绩:拿下联想拯救者、雷蛇2024年70%的高刷显示器订单,车载模组打入特斯拉供应链。  

2.TCL华星(CSOT)

创新方向:聚焦柔性高刷,推出6.7英寸144Hz折叠屏模组,弯折寿命超50万次,供货OPPO Find X7系列。  

   产能布局:武汉6代柔性AMOLED产线满产,高刷模组年产能突破5000万片。  

3. 深天马(Tianma)  

   细分王者:深耕车载与工控领域,12.3英寸120Hz仪表屏模组市占率超40%,应用于比亚迪、小鹏主力车型。  

 技术储备:开发反射式LCD高刷模组,户外可视性提升3倍,功耗降低50%,瞄准AR眼镜市场。  

新兴势力:  

维信诺(Visionox)发力中尺寸IT市场,14英寸2.8K 120Hz OLED模组通过微软Surface认证;  

和辉光电(Everdisplay)布局VR用1.03英寸1512PPI 90Hz Micro OLED模组,良率突破80%。  

四、挑战与趋势:成本、生态与未来技术博弈  

尽管市场增长迅猛,行业仍面临三大核心挑战:  

1. 成本压力:高刷模组成本较普通60Hz产品高30%-50%,下游终端价格战压缩利润空间;  

2. 技术瓶颈:液晶材料的响应速度接近物理极限,向480Hz以上升级面临光学与功耗平衡难题  

3. 生态协同:内容端高帧率片源不足,部分应用场景高刷体验未能完全释放。  

未来趋势展望:  

1. 技术融合:Mini LED背光+高刷液晶模组成高端市场主流方案,2024年渗透率超25%;  

2. 场景深化:教育平板、医疗显示器等B端领域加速导入高刷技术,提升交互效率;  

3. 全球化突围: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智能终端需求爆发,国产高刷模组出口额同比增长75%。  

五、政策赋能:国家级战略助推产业跃迁  

2024年,工信部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十四五”进阶规划》,明确将“高刷新率显示器件”列为核心技术攻关目录,从研发补贴、税收优惠、标准制定三方面加大支持:设立20亿元专项基金,支持高刷驱动IC、新型液晶材料研发;在长三角、粤港澳建设3个高刷显示产业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布《高刷新率显示模组性能测试方法》国家标准,规范市场秩序。  

结语:从“规模领先”到“技术制胜”  

40121万元的收入里程碑,不仅是中国高刷液晶显示模组产业规模扩张的见证,更是国产技术从“跟随”走向“引领”的转折点。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的三重驱动下,中国显示企业正加速向480Hz+、8K高刷、柔性折叠等前沿领域突破。随着元宇宙、智能汽车等新场景的爆发,高刷液晶显示模组有望在未来五年内突破百亿规模,成为全球显示产业格局重塑的核心力量。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sleenoez4@21cn.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