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江西省崇仁县许访乡石背村,竹林掩映下的全龙食品厂工人进在忙碌。3月25日,当崇仁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再次走进厂区时,武全龙放下手中正在分拣的竹笋,残缺的右手与来访者紧紧相握:“这些年要没有政府的扶持,哪有我现在的好日子。”
这位54岁的企业家的人生,始于命运的重击。出生8个月痛失生母,先天性肢体残疾让他自幼饱尝生活艰辛。幸得姑姑含辛茹苦抚养接济完成初中学业。“记得初中毕业那天,姑姑摸着我的课本直抹泪。”武全龙望着厂房外青翠的竹林,往事历历在目。母亲早逝、父亲长年身体不好,不久也离开人世。妻子残疾、儿女待哺,命运的三重奏曾让这个家庭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当地村委会看到他一家困难,十分同情,帮助他一家办理了低保。逢年过节,乡政府、县残联等上级组织对他家庭进行走访慰问,低保维系了他一家的基本生活。
转机出现在2020年春天。武全龙拖着残缺身体走进县服务部门。告诉工作人员,我想贷款利用山里的资源,想在村里创办竹笋加工厂,以此改变自已的生活。谈起远景规划,武全龙说“我要把山里的竹笋变成金疙瘩”。这位老实朴素的中年汉子的愿望打动了工作人员。就业中心为他量身定制帮扶方案:帮助他创业贷款、免费技能培训、专家技术指导。老同学主动担保,村委会帮忙协调场地,在多方合力下,300平方米的厂房在竹林深处建起。
如今的全龙食品厂年产值实现300多万元,年实现利润6%之间。加工的小竹笋、雷笋、麻竹笋、石笋产品远销北上广深。20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月平均工资在6500元至7000元之间,武全龙高兴地说:“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哪有我今天美好的生活”。
武全龙,这条“残腿”所走出的路,印证着当地政府精准扶贫的温度。(康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