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吉林移动以数字化画笔描绘现代农业新图景

来源: 编辑:

在东北黑土地上,一场由科技引领的农业变革正在悄然上演。吉林移动通过 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智慧农业、生态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持续深耕,用数字化手段破解传统农业发展瓶颈,为吉林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智慧农业:从 "靠天吃饭" 到 "靠数增收"

在产粮大县四平梨树的青堆子村,凤凰山农机合作社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成为社员们的 "新农具"。通过土壤墒情监测、作物长势分析、灾害预警等功能,系统实现了对千亩农田的精准管理。合作社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从配方施肥到灾害处置,每公顷土地节本增效超千元。尝到甜头的合作社不仅扩大了鲜食玉米种植规模,更带动周边农户加入数字化种植行列。、

在白城大安的盐碱地上,吉林移动首创的 5G"单元化" 无人农场模式创造了生态奇迹。通过 5G 远程驾驶、智慧灌溉、无人机巡田等技术,项目区土壤改良效率提升 40%,修复面积从 7 万亩扩展至 20 万亩,直接经济效益突破千万元。国务院《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中 "科技赋能粮食安全" 的要求,在这里得到生动实践。

在梅河口某养殖合作社,每头牛佩戴的智能耳标成为 "数据采集员"。智慧畜牧平台通过分析牛只运动步数、饲喂情况等数据,实现疾病预警和生长周期管理。区块链技术更让牛肉从养殖到餐桌全程可追溯,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 "牛肉档案"。该平台使养殖效益提升 25%,成为《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规划》的示范样本。

春耕革命:科技为传统农业插上翅膀

在蛟河新站镇,吉林移动打造的 "天地人" 立体化秸秆焚烧监控系统成为 "蓝天守护者"。卫星遥感、地面视频与网格员联动,火点发现效率提升 8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 35 天。村民老李感叹:"过去人追烟跑累断腿,现在 ' 天眼 ' 站岗不眨眼。"

在梨树小塔子村,5G 数字乡村示范工程让春耕生产进入 "指尖时代"。通过覆盖全村的数字化管理网络,村民不仅能实时查看作物生长情况,还能通过云广播系统接收天气预警和农技指导。村委会依托智慧大屏实现春耕进度可视化,协调资源效率提升 60%。

吉林省数字农业产业园内,玉米大数据模型产品已形成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该平台整合农机、农艺、农数资源,在 9 大环节、10 个生产阶段实现数据智能应用,既满足专家精准指导需求,又方便农户实际操作,推动农业生产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型。

生态与科技共生:吉林移动的乡村振兴答卷

从盐碱地到智慧田,从秸秆治理到云端养牛,吉林移动以 "技术 + 场景 + 服务" 三位一体模式,构建起生态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范式。2023 年,公司在全省建成 5G 基站超 2.3 万个,农村地区 4G 基站覆盖率达 99.8%,为数字技术下沉田间地头提供坚实底座。

面对未来,吉林移动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与农业农村部门的合作,重点推进智慧农业云平台、数字乡村治理系统等项目建设,力争到 2025 年实现全省行政村数字乡村平台全覆盖。"我们将持续探索科技赋能农业的新路径,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移动力量。"

当科技的种子播撒在黑土地上,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现代农业画卷正在吉林大地徐徐展开。吉林移动正以数字化画笔,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sleenoez4@21cn.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