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路径选择

来源: 编辑:

李思源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状态。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现代化水平和程度的集中体现,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立足当前,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生产力发展的要素变革,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抢占产业制高点,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实现新突破,才能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是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快速增长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历史上,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是由技术创新推动的,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技术革命,再到如今的数字化、智能化革命。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创造了新的产品和服务,拓展了市场空间,推动了经济增长。因此,投入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经济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是提升经济质量的关键一环。传统上,经济增长往往依赖于资源和劳动力的投入,这种增长方式往往伴随着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而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将资源向效率更高、附加值更高的产业转移,可以提高整个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绿色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绿色发展强调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通过推动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的发展,减少污染和碳排放,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能为企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四是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实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力和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二、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是创新技术研发不足。新技术的应用对技术基础和人才支持要求高,但许多地区和企业面临着技术壁垒,无法跟上新技术的发展。同时,数字鸿沟问题也普遍存在,一些地区和群体无法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便利,这加大了不平等现象。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困难优化产业结构需要淘汰落后产能和低效产业,但这往往面临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会稳定等问题。调整过程中可能会引发产业结构调整的阻力,需要政府引导和产业转型支持。

三是资源环境面临压力绿色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压力和资源约束也在增加。如何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一个重要挑战。

四是数字人才较为缺乏。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数据交换和技术人才作为支撑,当前传统的教育体系缺乏针对数字化技术的有效培训课程和教学资源,人才的培养和引用机制不健全,导致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断层。

三、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是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增加政府支持和投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包括加大科研项目经费拨款、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等,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比如给予税收优惠、奖励创新成果转化等;促进产学研合作,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开展研发项目,创新企业孵化器和科技园区,提供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吸引和扶持创新型企业,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和协同水平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企业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制定长期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向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产业方向转型,例如推动绿色环保产业、数字经济、高科技产业等发展;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工艺改进和管理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推动不同产业间的融合和合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提高整体产业链水平和竞争力。

三是强化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确保企业和个人不违法排放污染物,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排放,推动绿色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促进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开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环保意识,引导人们采取环保行动。

四是推动数字转型和人才培养。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云计算平台等,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支撑,推动智能化生产,鼓励企业采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优化教育体系,调整教育课程,增加数字化技术和数据分析等相关课程的设置,培养适应数字化转型需要的人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数字化技能水平,建立健全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企业内部培训、高校教育、职业培训机构等多种培养途径,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支持。(李思源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sleenoez4@21cn.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