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县东陂镇:筑牢基层矛盾化解三道防线

来源: 编辑:

宜黄县东陂镇:筑牢基层矛盾化解三道防线

近年来,东陂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通过“多网合一”末端精细化治理、全面推行“多元共治”治理体系、建立“1+5+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筑牢矛盾纠纷化解“三道防线”,去年来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0余件,夯实社会治理根基。    

一、“多网合一”末端精细化治理,筑牢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一道防线”

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全面推进“多网合一”末端精细化治理,将各类基层力量纳入网格建设体系。统筹整合各村网格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员、宗教协管员、派出所辅警、党员中心户、人民调解员、退役军人专干等职能部门网格化管理资源,按照“一人多责、一格多员、一网多能”要求,优化网格布局,细化职能职责,立足村情民情实际,全面推进“多网合一”建设,推动“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在平时工作中,通过拉家常、入户走访等方式及时收集民意和了解潜在矛盾纠纷,当邻里、婚恋等矛盾纠纷发生时第一时间介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协调解决,对于难以解决或当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村组(社区)进行统筹协调解决,必要时“多网合一”合力化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矛盾就地化解”的治理局面。

二、推行“多元共治”基层治理机制,筑牢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二道防线”

镇党委大力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构建多元化、专职化、全覆盖的矛盾纠纷调解体系,确保将矛盾纠纷问题最大限度稳控化解在基层。依托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平台,整合司法所、派出所、学校等资源,融合人大代表联络站、镇属单位、村居乡贤等群团力量,构建多方参与、功能互补、衔接顺畅的非诉讼化解格局,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类案同处、实质化解。截至目前,全镇共建立各级人民调解组织15个,实现12个村(居)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选聘人民调解员25名,为全镇12个村(居)各派驻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从司法系统、教体系统和老党员中等聘请一批具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的退休老干部,组建成立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和镇人民调解协会理事会,推动全镇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发展。同时,加强对各村党支部书记和负责平安建设村干部的学习培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我们村建成立了村民调解委员会、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站,将村上老党员、退休老干部、有威望的村民代表、调解积极分子等吸纳入调委会,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一般的矛盾纠纷通常在村委会边喝茶边聊天就可以化解,调解不成的再经村人调会进行调解,最终达到‘小纠纷不出组,大矛盾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目的。”层源村党支部书记徐裕清介绍到。

三、建立“1+5+N”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筑牢矛盾纠纷化解第三道防线

构建“1+5+N”矛盾调处机制,“1”即运行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5”即以镇领导班子牵头,平安办、司法所、派出所、村(居)委、网格5部门为主体,“N”为法律工作者、党员志愿者、人大代表、乡贤能人等N种力量参与的工作机制,全力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依托东陂镇综治中心平台,整合综治、信访、司法、劳动保障、自然资源、民政、应急管理等各口资源职能和人员力量,布局社会治理指挥调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律咨询服务、心理咨询、公共服务、综合协调六大板块,设置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专业调解委员会、网格化管理办、综治调度中心、信访接待窗口、便民服务大厅等多个专项功能服务区,以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为目标,全面完善区级“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设,创新建立矛盾纠纷化解“1+5+N”工作机制,推行社会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模式,全面筑牢矛盾纠纷化解“第三道防线”。

东陂镇自推行“1+5+N”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以来,2024年至今共处理矛盾纠纷事件35起,调处成功35件,成功率达100%。

文图:东陂镇 刘纯钰,李佳明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sleenoez4@21cn.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