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登杏坛展风采,妙授课堂显匠心——金溪县实验小学开展实习教师汇报课活动

来源: 编辑: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众志所为,则无不成。为夯实青年教师教学根基,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金溪县实验小学于5月14日至15日开展实习教师汇报课活动。14位实习教师充分重视此次锻炼机会,精研新课标、设计新教案、细耕新课堂,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堂生动的汇报展示课。

语文篇——品文赏韵悟声韵,情融经典润心田

余子惠老师授课的《祖先的摇篮》课堂,通过另一首轻快有趣的《摇篮》儿歌导入,用各种宝宝们在摇篮里多么温暖幸福引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质疑提问,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先是PPT播放朗读音频让学生对这首儿童诗朗读节奏有初步印象,而后问句感叹句反复让学生读出韵味来,之后通过模仿创作书写让学生体会词句魅力。课堂的最后,三个要写字让学生观察思考书写。整堂课学生都在课堂中学有所成,学有所得。

王誉老师讲授的火烧云课堂上,当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漫过电子屏时,三十多双眼睛亮成了星星海。“闻闻文字里的晚霞!”孩子们皱着小鼻子捕捉记忆:奶奶的灶台、操场的塑胶跑道、生日蛋糕上的草莓酱……画笔游走间,橡皮擦出的云隙光比插图,更动人。铃声未落,已有身影趴在栏杆上寻云。不必急于解释光学原理,童年需要这样仰头发呆的时光——让美的惊诧先于知识,在心田长出会呼吸的星空。

车敏姿老师授课的《浣溪沙》课堂,以“穿越千年词境”为创意导入,教师化身“东坡文化使者”,缓缓展开课题。紧接着创设“初读寻韵”活动,学生沉浸于“诗词节奏图谱”绘制,依据词句韵律感受词牌特色。在精读环节,车老师匠心独运地打造“词意解谜坊”,引导学生结合背景资料破译苏轼心境。课堂尾声,车老师布置任务,鼓励学生课后多多积累。整堂课学生在诗意情境中品味经典,感悟传统文化魅力,真正实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李凤老师授课的《海的女儿》以其它耳熟能详的安徒生童话故事导入,让同学们更近一步的了解安徒生童话。接着提出了两个问题,让同学们思考海底的神秘。在讲述小公主的特点时,抓住重点外貌描写的句子,使学生掌握外貌描写的特点。最后,大家一起思考最大的公主成年后又会发生什么,也激发了学生对本文后续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书本。

徐洁老师带着二年级的孩子们走进《祖先的摇篮》,我们用“词语猜猜乐”打开了时光隧道。当“掏鹊蛋”“逮绿蝈蝈”“逗小松鼠”化作生动的肢体语言,童真的眼睛里闪烁出理解的光芒。孩子们在欢笑中触摸到祖先的智慧,用想象编织原始森林的故事。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用童心对话历史与想象的奇妙旅程。

邝林甜老师的《蜘蛛开店》第一课时以趣味导入和梯度教学落实目标。游戏导入环节通过“猜猜他们是谁”激活课堂,结合蜘蛛织网特长自然引出开店起因,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初读课文时,借助分层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随文识字结合生活体验(如“寂寞”情感共鸣)和多元记字方法,提升生字掌握效率。再读环节聚焦第一次开店经历,通过抓关键语句、品反复手法、练故事复述,逐步突破“理解开店困难”的教学难点,同时强化朗读感悟,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童话趣味。板书以清晰脉络呈现故事要素与启示,辅助学生梳理内容。

章慧老师带来的《羿射九日》这则神话故事带着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奇妙的学习之旅。教学时,用形近字比较、做游戏等方法,让孩子们轻松记住生字,还通过展示汉字演变指导书写。阅读环节,初读培养自主与合作能力,品读时紧扣关键语句,从太阳“炙烤”大地的危害,到羿射日的果敢动作,再到他跨越艰难的坚定决心,一步步引导孩子们理解故事。

余婉如老师授课的《威尼斯的小艇》课堂,以谈话导入课堂,教师化身“旅游向导”,用旅游为话题引出课题。紧接着创设预读活动,学生快乐融入到课堂,课堂的最后,余老师布置了“威尼斯的风景”创意写作。整堂课学生都在情境中学有所成,学有所得。

余盼老师带来的《牧场之国》围绕荷兰牧场的宁静与自由展开。通过梳理四幅画面——牛群专注吃草的静态图景、骏马飞驰的动态场景、群畜悠然活动的天堂般画面及夜幕降临时的静谧牧场,引导学生感受荷兰牧场的独特魅力。教学中,以划重点语句、品析拟人手法与“以动衬静”写法为切入点,反复追问“真正的荷兰”内涵,揭示作者对牧场宁静、和谐、自由生活的赞美。整节课融语言品析与情感体悟于一体,既落实了概括画面、赏析写法的语文要素,也让学生在文字中领略了荷兰牧场的诗意之美。

兰欣老师教授的是四年级下册的课文《挑山工》。整堂课以探讨挑山工的精神为核心,兰老师通过引入冯骥才先生所绘画的挑山工作为课程的开端,从而引出对挑山工的讨论。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老师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提出两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划分为几个部分,然后逐一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层层深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挑山工的精神。老师还鼓励学生将这种精神应用到学习中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为自己的目标努力。

数学篇——难题巧解有妙招,思维逻辑显提升

唐佳莺老师带来的《数学广角——找次品》通过游戏导入、动手实操、分组实验和策略归纳,引导学生探索逻辑推理和优化思想。通过“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从2个、3个、4个到8个递进探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直观天平教具,请学生想一想、摆一摆、说一说,助力抽象规律的理解,帮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感知优化策略,并在授课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杨磊明老师设计的《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课程,以“梳理-探究-应用”为主线,系统整合了圆柱与圆锥的核心知识点。通过结构化思维导图,将旋转体形成、展开图、表面积与体积计算等零散知识串联成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教学中采用动态演示,使抽象的几何概念直观化,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既巩固了知识又提升了应用能力。

廖静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下册的《比例的基本性质》,由上节课比例的例题导入,再引入比例项的概念,进而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在讲解的过程中,廖老师采用了PPT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的兴趣高涨。最后通过课堂小游戏进行巩固练习,使学生能够高效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知识,使学生能够把数学与生活联系上。

英语篇——英文对话通世界,趣味情景练听说

三年级下册《Old toys》 Part A Let' talk 通过“玩具盲盒猜词”“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词汇与句型学习。课后反馈显示大部分学生能主动运用语言交流旧玩具,未来将优化发音训练与分层指导,提升课堂实效。本次汇报课让我深刻认识到,小学英语课堂需以“兴趣驱动”为锚点,以“情感联结”为纽带,方能真正实现“学用一体、以文化人”的教学目标。

本次汇报课涉及多学科、多年段、多课型,课后,各位实习教师与指导老师、对应年级组教师进行充分研讨,“以研促教、以教促学”,为青年教师了提供宝贵建议,大家畅所欲言,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气氛热烈。

“青”舟无惧万重山,前路漫漫亦灿灿。此次活动不仅给实习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教学思想、个人魅力、教学风格和交流教学设计的平台,同时帮助实习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助力实习教师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期待各位实习教师以此为契机,不断锤炼教学技能,提升育人水平,以青年干劲续写教育事业的华彩篇章!

(金溪县实验小学 唐佳莺 )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sleenoez4@21cn.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