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支“00后”团队的5项软件著作权突围战
通讯员 黄晓芳 严伟 余弦
南宁, 2024年9月——凌晨三点的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楼B座207室依然亮着灯,键盘敲击声与争论声此起彼伏,这是由5名喜爱宠物的同学组成的志宠创业团队,队员们正围在电脑前为攻克智慧家宠物监测颈环技术奋战。在屏幕上的智慧家宠物监测颈环系统弹出第42次调试失败后,指导老师组投递热腾腾的螺蛳粉:“先吃宵夜,问题出在传感器数据接口的逻辑闭环。”经过技术攻克,这个被戏称为“代码丛林宠物护卫队”的团队,在2个月后带着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走出校园,用技术创新书写了从课本到实践的创业序章。
团队为攻克智慧家宠物监测颈环技术奋战
破茧:一场实训作业引发的“创业风暴”
2024年开春的《创业指导》课上,相较于其他小组的天气预报APP开发,小罗有不一样的想法,他在实训报告中提出:“我们小区养宠现象普遍,人们对健康养宠、智能养宠的需求很大,我可以尝试开发宠物智能管理系统。”这个设想让5个爱宠同学聚集起来,点燃了团队技术攻坚的星星火种。
创业导师严教授敏锐捕捉到这个设想的社会价值,将实训室钥匙交给了这群“不安分”的年轻人。课上,他们竭力汲取专业理论知识,课下他们挥动创业“捕梦网”,网罗宠物康养需求:三个月走访了南宁7个城区,采集到3000多份宠物智慧康养需求。通过需求调研,团队成员决定开发适配工作忙碌群体高效便捷的语音交互系统用以解决传统宠物康养管理存在数据孤岛、操作复杂等痛点。
学生到宠物店调研
突围:在代码丛林中披荆斩棘
真正的考验从编码阶段开始。为攻克方言语音识别难题,壮族学生小兰带着录音设备回到家乡,收集了壮语、桂柳话等4000多条语音样本。当算法准确率卡在83%时,团队成员连续三天睡在实训室,最终通过卷积神经网络优化突破至92%。
“最崩溃的是智慧家宠洗澡烘干系统模块调试。”队长小刘回忆道,因传感器传回的数据总与实际空气和毛发的湿度存在偏差,成员一有空就组队去宠物店还原宠物洗澡烘干过程,带着问题不断反复测试,最终发现问题出在电路板温度对数据漂移的影响上。这个发现不仅解决了编码当中的关键难题,也催生出团队成员专利制作的萌芽。
蝶变:五把“技术钥匙”开启创业之门
2024年11月,团队研发的《智慧宠物家自动送餐系统V1.0》等5项软件平台通过国家版权局审核,涵盖宠物环境、餐食喂养、安全警报、健康监测等多个领域。其中为某宠物店定制的《智慧宠物家环境检测系统》,使检测效率提升80%,误差率从12.1%降至0.3%。
更大的惊喜接踵而至。南宁青秀区创新工场主动抛出橄榄枝,以技术入股形式支持团队注册公司。目前,“志宠科技”已与3家宠物店、2家宠物医院签订技术服务协议,首笔订单金额达2万元。“以前觉得创业遥不可及,现在发现技术就是最好的敲门砖。”团队成员小覃展示申请中的商标注册书说道。
薪火:让技术实训长出产业根系
这支团队的成长轨迹,映射着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产学研到“教-研-创”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突破。学校不仅鼓励设立开放的“创造者空间”,更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实训载体。近三年,学校学生获得知识产权专利数以每年近12%递增。
“职业教育不该是流水线,而应是创新的苗圃。”严伟教授指着实训室里新安装的工业机器人说道。如今,实训室的灯光依然每晚亮起,新一代“00后”开发者们正在攻克新的宠物康养难题——他们相信,每一行代码都能成为改变现实世界的力量。
(完)
后记:志宠团队的5项软件著作权证书,见证着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耦合。正如他们在代码注释里写下的那句话:“我们写的不是程序,是解决问题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