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电融媒体高质量发展陕西采访行”守护一泓清水彰显国企担当
(孙小宝,杨金刚报道)秦岭叠翠藏灵韵,汉水波清映明珠。5 月 23 日,“秦巴新绿 汉水潮声 —— 广电融媒体高质量发展陕西采访行”活动在陕西省安康市西城阁广场启动。
作为活动官方指定用水,陕西硒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旗下高端矿泉水品牌「汉水硒谷·真硒水」全程提供饮水保障,以天然富硒的品质与绿色发展的理念,为这场聚焦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发展的媒体行动注入健康活力,传递“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国企责任。
「汉水硒谷·真硒水」水源地位于秦巴山脉腹地,被誉为“中国硒谷”。其水源经40-50米厚硒矿层渗透,天然富含硒、锶、钙等矿物质,硒含量稳定在0.01-0.05mg/L,pH值呈弱碱性,兼具健康与口感优势。这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与安康市“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治理目标高度契合。近年来,安康通过“河湖长制”“公益护河员”等创新机制,强化水源涵养,确保汉江水质持续优化,为真硒水的品质提供了坚实保障。
秦巴新绿 汉水潮声”活动聚焦陕西产业升级、生态治理与创新实践,与汉水硒谷的品牌使命不谋而合。安康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通过“生态修复+文旅融合”模式,将瀛湖、草池湾田园综合体等打造成绿色发展样板,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真硒水依托这一背景,不仅传递健康饮水理念,更通过支持高端体育赛事、文化推广活动,推动“中国硒谷”品牌走向全国
启动仪式上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广播新闻节目委员会会长杜嗣琨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他表示,陕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70%水源的供给地,肩负着“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政治责任。近年来,陕南地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在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汉江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的经验。他希望此次采访团深入实践现场,触摸发展脉动,以专业视角剖析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扩音器”和绿色转型的“解码者”,为全国提供可借鉴的“陕西方案”。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武勇超表示,蜿蜒三千里的汉江不仅孕育了安康瀛湖碧波浩渺的生态奇观,更造就了稻香鱼肥的鱼米盛景,三秦儿女始终牢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嘱托,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勇毅前行。这次高质量发展陕西采访行启动仪式放在安康,就是为了向全世界展示陕南汉江两岸的旖旎风光;展示陕南长期坚持绿色生态发展,把绿水青山“含绿量”变成高质量发展的 “含金量”;展示陕西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国之大者”,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取得的新亮点新成就,让绿色发展的陕西答卷成为全国生态建设的生动范本。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邱陆表示,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作为省级广播电视大型综合传媒机构,一直以来积极发挥媒体优势,持续传递陕西声音,讲好陕西故事。此次采访行活动对于宣传陕西高质量发展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意义重大,期待全国广电同仁以此为契机,用镜头记录秦巴山水的生态蝶变,用话筒传递汉水潮声的发展强音,共同创作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融媒作品,将陕西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故事转化为推动绿色发展的磅礴力量。
本次活动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指导,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广播新闻节目委员会,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主办,中共安康市委宣传部,中共汉中市委宣传部,中共商洛市委宣传部,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资讯中心承办。来自全国30家广电融媒体,五十余位记者、编辑、主持人参加本次活动。陕西省广播电视局二级巡视员曹红学、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广播新闻节目委员会副秘书长苏新等参加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安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莲对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安康市近年来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领域的不懈探索与亮眼成绩。她表示,“秦巴新绿”是安康最动人的生态底色,“汉水潮声”是安康最澎湃的发展脉搏,诚挚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用镜头捕捉安康的生态之美,用笔触记录安康的发展之路,通过广电融媒体传递安康的奋进之声。
随后,杜嗣琨会长为采访团成员授旗,陕西广播融媒体集团资讯中心主任付银安接旗。本次采访团成员、江西广播电视台综合新闻频率记者刘倩表示,她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基层,挖掘陕西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展现陕西的新面貌、新成就。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中广联合会相关领导、广播新闻节目委员会各会员台负责人、记者、编辑、主持人将深入安康、汉中、商洛等地,走进企业、园区、乡村,对高质量发展相关领域展开全面走访,用镜头和笔触记录陕南地区的绿色发展实践,系统呈现陕西在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生态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显著发展实效,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省级样本提供生动鲜活的实践案例。
在安康市紫阳县,采访团将探访富硒茶产业数字化园区,解读“生态资源 - 特色产品 - 区域品牌” 价值转化路径背后的创新密码与实践智慧。
在汉中市朱鹮自然保护区繁育中心,采访团将调研朱鹮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模式,记录“生态美”与“百姓富”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和理念。
在商洛市丹凤葡萄酒庄,采访团将探寻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创新路径,解码百年酒企“文化底蕴 + 特色产业 + 旅游融合” 的多元发展框架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