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金溪县实验中学第三德育课堂在德育教室继续开讲。本次课程讲的是插花艺术,教室成了美的殿堂,不仅香味扑鼻,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投入的专注度特别高,下课后引来许多学生围观。金溪县实验中学开设这一课堂的主旨是用非直接的心理健康教育转化成有效的心理滋养。在活动中,学生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情绪的调适。这既是在做学科融合,把心育和德育工作融入到课堂外、生活中,也是对家校社合作共育开辟出新的方式的尝试。
本次讲座是由金溪县插花协会会长夏珍女士主讲,她是金溪县实验中学初一(4)班学生的家长。讲座伊始,夏会长为同学们讲解了插花艺术的历史渊源、流派特点、文化内涵等,让学生了解其作为艺术文化的价值,以宋代美学巅峰成就为基底,从“市民幞头插花”这一独特历史场景切入,生动展现插花艺术在宋代的生活化与普及性,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随后夏会长传授插花的基本技巧,如花材的修剪、搭配、固定,造型的设计原则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以极简线条与三根树枝插法诠释“清疏为美”的构图哲学;以文人雅趣与市井风尚的碰撞,解析宋代“雅俗共赏”的审美辩证。
此次的插花艺术课,有效地融入德育元素,通过讲解不同花材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梅兰竹菊“理念花”传递“以花喻德”的文人精神;通过分组进行“大型插花作品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让学生学会沟通、分工与配合。
活动最后以苏东坡《定风波》作结,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思融入插花艺术,让学生在技艺实践中感悟传统文化“以简驭繁、平淡天真”的永恒魅力。
插花艺术走进德育课堂,有三个方面的作用。对学生而言,得到了一种全新的德育体验,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品德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校而言,这是创新德育模式、丰富德育内容的有益尝试,有助于打造具有特色的德育品牌,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对社会而言,通过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审美情趣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