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的艺术对话:“藏风渝韵・艺脉相连”架起渝藏文化桥

来源: 编辑:

6 月 10 日至 17 日,2025 年 "藏风渝韵・艺脉相连" 西藏类乌齐县文艺人才赴渝交流活动圆满收官。本次活动由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干部工作队、西藏类乌齐县文旅局主办,以艺术为纽带、以情感为桥梁,在雪域高原与巴渝大地间架起文化互通的桥梁,通过文艺展演、非遗沉浸式参访、高校艺术研讨等多元形式,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内涵。

文艺展演分别在江北区石油社区、合川区三江大舞台、长寿区菩提社区精彩呈现,类乌齐县艺术团带来的藏族歌舞成为现场瞩目的文化亮点。极具地域特色的舞蹈《嘎类乌齐》以铿锵鼓点与豪迈舞姿,生动展现类乌齐的壮美山水;《布姆卓玛》《援藏天使》等民族声乐作品深情婉转,与重庆本土艺术团带来的戏曲绝活、巴渝舞蹈、民乐合奏等节目交相辉映,共同绘就 "藏风渝韵" 交融共生的艺术画卷。

展演现场,设置了多个供市民参与的文化体验活动,市民在藏文书法家丁巴达吉指导下,用竹笔在纸上学写藏语“扎西德勒”,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场景具象化为可感知的文化体验。

交流参访中,类乌齐县艺术团深入探寻巴渝文化的精髓。在重庆川剧院,团员们沉浸式观摩川剧演员“画眉眼、贴片子、捆水纱、戴花钻”的完整化妆过程,在《醉人的川剧》表演中感受变脸、喷火等绝活的震撼魅力。川剧演员还手把手教学,指导团员们一招一式学习川剧经典身段动作,让大家亲身领略到巴渝非遗艺术的独特韵味。活动期间,观看了《重庆·1949》、《黎明之前》红色沉浸式剧目,走进渣滓洞红岩红剧场,与剧场工作人员、演员一起,围绕“红岩精神传承”与“民族艺术创新”展开座谈交流,双方共同探索文旅融合的新可能。

类乌齐县艺术团与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舞蹈专业学生围成圆圈,以舞为语共跳锅庄舞,藏族演员们示范“颤膝摆腰”的藏舞核心动作,从肢体韵律到群体踏节绕圈的默契配合,将雪域高原的原始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副主任、副教授张晓感慨道:“藏族演员浑然天成的肢体表达,为重庆的学生们推开了一扇窗,让大家得以触摸舞蹈背后深厚的文化根脉。”

据重庆市第十批援类乌齐县工作队介绍,这场跨越千里的文化之旅,不仅是艺术技艺的切磋碰撞,更是民族情感的深度交融与升华。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社区广场的欢歌笑语、非遗场馆的文化共鸣、高校教室的艺术探讨,早已凝结成联结渝藏两地的精神纽带,在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壮阔征程中,持续书写着动人的崭新篇章。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sleenoez4@21cn.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