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画笔遇上乡村文旅!徐州紫山村靠"虚实交融”模式引领文旅新风向

来源: 编辑:

随着“十四五”智慧旅游规划推进,科技与文旅融合已成行业趋势,“逸旅融创”创业团队以技术创新为笔,在徐州汉王紫山村勾勒出智慧旅游的新图景。针对传统景区实景投入高、数字化体验匮乏、游客互动性弱等行业顽疾,该团队打造的“虚实交融”沉浸式旅游模式首月便实现线上营收4694.7元,服务超2000人次,为乡村旅游注入科技活力的同时,也为文旅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范式。

图片2.jpg

一、洞察行业痛点:双向需求催生科技赋能实践

通过对江苏、浙江等地数十家景区的深度走访及5000余位游客的调研数据显示,景区管理者与游客对“沉浸式体验”“实时互动”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但行业普遍面临两大发展瓶颈:一方面,传统实景打造需投入巨额资金,中小景区难以承担;另一方面,数字化内容开发技术门槛高,专业团队稀缺导致优质VR/AR内容供给严重不足。在徐州汉王紫山村的实地考察中,团队发现游客对可交互的旅游项目需求量高,而景区也迫切需要轻量化的技术改造方案。这种供需两端的强烈诉求,成为团队开启科技赋能文旅创业实践的直接驱动力。

二、技术创新组合拳:三大核心突破重构体验逻辑

(一)LBS+AR构建动态交互场景

区别于静态实景游览,团队创新采用“地理位置触发机制+AR道具收集系统”。游客在景区内移动时,手机端会根据GPS定位实时解锁虚拟剧情,通过收集虚拟道具推动剧情发展。这种“行走即交互”的模式,使游客从被动观赏者转变为剧情参与者。

(二)AI编辑器降低内容创作门槛

自主研发的AI数字化编辑器成为破局关键,该工具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文旅内容开发成本降低40%以上。景区运营人员无需编程基础,AI即可自动生成包含剧情分支、互动任务的数字化剧本。

(三)轻量化部署实现低成本改造

团队采用“手机+轻量化硬件”的极简方案。游客仅需扫码下载APP,利用手机摄像头即可体验AR场景,景区无需改造基础设施,单项目初期投入较传统实景建设降低60%以上,实现“轻资产、快迭代”的运营优势。

图片3.jpg

三、数据印证成效: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双释放

合作数据显示,紫山村项目上线首月即展现强劲增长动能:线上数字化体验收入占景区总营收的38%,其中AR道具解锁、剧情章节购买等增值服务成为营收主力;客群结构呈现年轻化特征,25-40岁客群占比达72%,家庭亲子客群复购率较传统景区提升50%。更值得关注的是,AI工具的应用使景区人力成本降低20%,内容更新周期从传统的季度级缩短至周级,大幅提升运营效率。

四、锚定未来赛道:元宇宙技术驱动全域旅游进化

面向“十四五”智慧旅游发展规划,团队制定“技术融合+社会价值”双轮驱动战略。在技术层面,将重点布局元宇宙、数字孪生等前沿领域,计划年内推出“一人一剧本”的个性化旅游系统——游客可根据偏好生成专属剧情线,实现“千人千面”的沉浸式体验。

“当科技真正触达场景需求的核心,就能激活传统产业的新生命力。”团队负责人表示,紫山村项目的实践印证了轻量化技术创新与文旅场景的精准匹配,不仅为景区运营破解成本与体验的矛盾,更开辟了一条兼具商业潜力与社会价值的青年创业新路径。随着5G、AI等技术的深度渗透,科技与文旅的融合正从“加分项”变为“必答题”,而“逸旅融创”的探索,无疑为行业提供了破题的关键思路。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sleenoez4@21cn.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