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伴随第二批芒康县医疗人员培训班在九龙坡石桥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结束,由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芒康县工作队、芒康县人民医院主办的“2025 年芒康县医务人员继续教育项目”正式落下帷幕。作为推动渝芒两地医疗领域“三交”工作(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实践,该项目依托援藏资源优势,以“送出去学经验,带回来强基层”为目标,全面赋能芒康县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此次教育项目由两大核心板块构成:一是面向芒康县乡镇卫生院的基层医疗人员综合能力培训,通过赴渝跟岗实践与沉浸式学习,强化社区医疗服务与公卫管理能力;二是针对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理论及技能实操培训,由重庆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讲师团队进藏授课,通过“理论攻坚 + 技能突破”提升考试通过率。两大板块协同发力,既立足当下补足短板,又着眼长远构建人才培育长效机制。
基层医疗人员培训,近40名芒康县乡镇卫生院骨干分两批赴重庆开展为期 15 天的培训。在九龙坡区石桥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学员跟随带教老师系统学习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高血压与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等 12 项基层核心技能,深度参与“1+N”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实践。走进重庆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新院区,在门诊大厅,智能化导诊系统与便民服务设施引得学员们驻足交流;放射科、检验科的先进设备与标准化操作流程,让大家直观感受到前沿医疗技术的应用;妇产科温馨的诊疗环境与人性化服务模式,为基层妇幼保健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在“行走的思政课”环节,学员们赴红色革命旧址、文博场馆等地,在行走中阅读红色遗址、聆听红色故事,在交流中感悟历史温度、在思考中追寻红色记忆。徐中乡卫生院医生穷达卓玛在学习心得中写道:“红岩精神让我深刻认识到,守护高原群众的健康就是新时代医者的使命担当。”红岩精神与医者仁心的碰撞,让学员们深刻理解了守护高原健康的使命担当。
执业医师考试培训,聚焦提升当地基层医疗人员的专业能力,助力完成提升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借助外部优质资源,持续提升基层医疗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助力健康芒康建设迈向新的台阶。作为重庆对口支援芒康县医疗帮扶项目,由重庆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组建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多学科的讲师团队,分别于4月至5月多次进藏授课。讲师团队以 “夯实基础” 为核心,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系统梳理临床诊断学、药理学等基础学科知识框架。课堂上,讲师们结合常见病例,将晦涩的医学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实践指导;冲刺阶段,培训聚焦“应试技巧”,通过 模拟考试、病例分析工作坊,帮助学员熟悉考试流程,掌握答题策略。
据悉,项目推动建立的“渝芒医疗协作五项机制”正持续释放效能,学员不仅在培训期间有专属导师,返岗后更通过“传帮带”长效机制,依托线上平台定期开展病例研讨,实现技术指导的全周期覆盖。从山城重庆到青藏高原,医疗援藏的实践种子已在芒康沃土生根发芽。
这不仅是一次医疗技术的深度学习之旅,更是渝芒两地情谊的交融之旅。参训人员将所学所得转化为服务动能,既为雪域高原百姓带来更优质的诊疗服务,也为两地医疗协作注入持久活力。随着“交往、交流、交融”的三交工作不断深化,渝芒两地医疗事业正携手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新格局,让健康福祉的阳光普照高原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