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则万难皆解

来源: 编辑:

“自强则万难皆解”——这七个字,不是挂在墙上的漂亮话,而是带兵人实实在在的硬道理。自身行不行、强不强,战士们看在眼里,更直接关系到单位的战斗力,想在火热的军营担当“主角”,唯有“自强”。带兵打仗,自强是最硬的“通行证”。

认清“万难”的源头。基层之“难”,难在能力和使命的落差。院校所学与部队所需存在理论与实践差距。管理经验不足与独立处理复杂问题之间的矛盾;兵员结构变化带来的“管理难”;实战化训练强度加大带来的“指挥难”等一系列难关,都如同悬在心头的一道考题,考验着每一位指挥员的底气与担当。《礼记·学记》中讲道:“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破解难题首先第一步就要直面难题,清醒认识到这能力恐慌和使命落差,才是自强的起点。

把握“自强”的要领。破解万难,贵在“勤”字:

一是勤自省,对标找差。对照《纲要》、条令条例、岗位职责,反思在思想工作、军事训练、管理教育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对照先进连队、先进典型,查找指挥艺术、带兵方法等方面的差距。常问:“我的指挥决策经得起实战检验吗?我的管理方法是否能让战士心服口服”。

二是勤学习,知行合一。不仅向书本学,更要向实践学、向官兵学,向任务学。强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勤历练,攻坚克难。主动请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打头阵。勇于在“热锅”上煎熬,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难题中锤炼心理素质、指挥能力、应变本领。把遇到的“麻烦事”当作提升能力的“磨刀石”。

打铁必须自身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做一个“自强”的指挥员,对凝聚战斗力、克服“万难”具有乘法效应。一个指挥员能力的“自强”直接关系着单位的战斗力生成,这是强军伟业在基层生根落地的体现,一个自强不息、能力出众的指挥员,能激活单位的潜能,将“万难”转化为共同奋斗的目标,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再大的困难也能合力克服。“自强”赋能,聚兵心、铸铁拳、破“万难”,领悟“皆解”之道,尽在其中。

(作者:欧海涛  张锋)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sleenoez4@21cn.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