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音乐系“东江溯源,鼎训育心”实践队师生作为“青年访客”,在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东江源头参与央视纪录片拍摄,深度对话守护东江源头近五十载的护林员龚隆寿,记录其非凡坚守历程。
图为护林员龚隆守护山林。 图片来源:安远县三百山风景区微信公众号
步履丈量:聆听半世纪坚守
抚着磨得发亮的竹杖,龚隆寿向实践队员师生们回溯往昔。“那时全靠双脚,最揪心的是盗伐和污水。”他平静讲述着劝阻破坏、日夜巡护的艰辛。当被问及动力来源,他望向清澈湖水:“想着下游千万人喝着这里的水,再苦也值得。”这份朴素的信念,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平凡岗位上的非凡担当。
图为东风湖畔。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供图
图为龚隆寿(左一)向实践队员讲解“东深供水工程”历史。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供图
登高见证:生态巨变映初心
立于玻璃栈道,葱郁林海与蜿蜒水脉尽收眼底。“看,这就是守护的成果!”龚隆寿欣慰地说。他强调,生态巨变得益于国家退耕还林、铁腕治污政策的坚定执行。“源头一滴水的安全,关系着粤港千家万户的‘水碗子’。”透过镜头,队员们直观体悟到守护工作的战略意义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图为三百山风景区玻璃栈道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供图
图为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音乐系学子在玻璃栈道旁采访龚隆寿(左一)。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供图
馆内共绘:寄语青年续华章
在东江源文化馆厚重的“东深供水工程”历史展陈前,围绕“守护与传承”,龚隆寿与师生深入交流。他殷切寄语青年:“守护贵在代代接力。盼更多年轻人扎根山林练本领;学子们学识广博,请多宣传,让全社会珍惜‘生命之源’,汇聚更大力量。”他特别强调青年在理念传播中的关键作用。
图为龚隆寿(上排左四)与参与拍摄的队员合照。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供图
参与此次央视纪录片摄制,是一堂深刻的实践育人课。队员们躬身感悟龚隆寿五十载坚守所诠释的家国情怀与生态责任,深化了对东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水源地重要性的认知。龚隆寿的坚守精神,为青年学子树立了扎根基层、守护青山的行动标杆。实践队将以此为动力,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 张婷、李思晴)
供稿: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音乐系
(参与采写:孙意瑜、李思晴、蔡秋霞 指导老师:张婷、刘叶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