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酷暑阻挡不了贡献法学青春力量的号角,实践生动书写江财青年担当。为促进法治文化在乡村的传播与扎根,助力打通法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流坑分队(以下简称实践队)深入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进行“法润乡土,四海同音”普法活动,队员们以专业所学服务基层,通过多元化的普法宣传与深度调研,先后进行了民法典走巷入户宣讲、护童心模拟法庭活动与探查学习司法局活动。
入户送法,民法典进万家
7月2日,实践队抵达被誉为“千年第一古村”的明清建筑群——流坑古村。队员们顶着炎炎烈日,手持精心制作的《民法典》普法宣传资料,走街串巷,深入农户家中开展“送法上门”活动。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当地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耐心细致地讲解《民法典》相关条款,解答村民法律疑惑,将抽象的法条转化为贴近生活的“乡土语言”,斑驳的墙垣与普法传单上的法治金句交相辉映,法治的种子在古村落中悄然播撒。
情暖“一老一小”,法治课堂寓教于乐
7月3日下午,实践队将法治关怀的目光投向乐安县“一老一小”幸福院的小朋友们。实践队与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助童团队”友好合作,针对院内儿童群体,队员们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启蒙课。活动以生动有趣的情景剧开场,将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小故事搬上“舞台”,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直观感受相关案件。随后,一场充满仪式感的“模拟法庭”体验活动将气氛推向高潮。小朋友们兴奋地穿上特制的“小法袍”、“小法警服”,扮演起审判长、书记员、原告、被告等角色。在队员们的引导下,他们亲身体验了法庭的庄严与法律的程序,虽然稚嫩却无比认真。这场沉浸式的体验,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法律的好奇心,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悄然种下了一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种子。
深研基层法治,探访智慧矫正前沿
为深入了解基层法治建设现状,学习先进经验,更好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7月4日上午,流坑实践队专程前往乐安县司法局进行深度调研与交流。此行中队员们重点参观了乐安县社区矫正中心,该中心作为全国首批“智慧矫正中心”,其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和实地观摩,队员们系统了解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流程、智慧监管平台的应用、教育帮扶措施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此次参观学习不仅拓宽了队员们的专业视野,也让他们对现代科技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提升矫正质效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为未来投身法治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流坑实践队”此次乐安普法之行,是法学学子将课堂所学融入社会实践、服务基层群众的生动写照。从古镇入户的耐心宣讲,到幸福院里的童趣普法,再到司法局的深度探访,队员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法润乡土,四海同音”的活动主题,展现了江财法学青年心系家国、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良好精神风貌。我们用脚步丈量乡土,用专业播撒法治,用青春点燃希望,在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征程中,奋力书写着属于江财青年的时代担当与荣光!(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法润乡土·四海同音”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流坑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