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共富青链小组走进修文县平滩村,通过与当地种植户、村支书深入交流及实地走访,探索平滩村通过“党建引领+产业链整合+普惠金融渗透”实现单一特色农产品(即猕猴桃)规模化种植的共同富裕路径,感受乡村振兴活力。
当日上午,小组首先来到平滩村村委办公楼,采访了警务助理黄队长。黄队长既是村干部,也是种植户。他详细介绍了平滩村猕猴桃种植的历史,从1987年干部引入贵长猕猴桃到成立合作社再到扩大规模,科学发展……他的言语间满是对家乡特色产业的热爱与自豪,让小组成员对这一产业的起源与发展有了初步认识。
图为小组成员采访黄队长
随后,小组沿村内街道走访,道路两旁随处可见猕猴桃的身影,挂满枝头的果实展现出丰收的喜人景象,直观呈现了平滩村猕猴桃产业的规模与活力。
图为沿街猕猴桃
走访结束后,村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热情邀请小组成员共进午餐,一顿充满“锅气”的家常饭菜,让大家感受到了平滩村村民的淳朴与热情。下午,小组采访了村支书黄良华,村支书结合实际情况,介绍了当前猕猴桃的种植技术、管理模式及产业带动村民增收的具体成效。他提及党员带头采取“小片试验”策略,引导村民以部分土地参与,保障基本生计;当老同志全力动员种植时,年轻党员则奔赴各地学习技术、开拓市场,创新采用免费试吃推广,凭借独特口感赢得口碑,逐步打开全国销路,实现“种得出、卖得好”的产业闭环。这让小组成员对平滩村猕猴桃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图为村支书接受采访 图为小组成员采访村支书
村内有744户人家,人口有2257人,11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村寨。在采访中,小组成员问及平滩村成效数据时,村支书向我们展示了存储在他脑海中的数据:在社会经济发展好的时候能达到6元一斤的批发价,一亩土地产的猕猴桃的纯收入接近一万,2013-2019年期间,人均年收入可达6.4万元,近几年人均年收入仅达3万左右;近几年受疫情影响,一亩的量收入仅达六七千左右。今年若无突发情况,产量可达两千万吨,产值可持续突破一个亿。
小组成员与村支书合影
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小组成员参观了猕猴桃种植基地,驻足于观景台,平滩村万亩猕猴桃园如绿色的织布铺展山间,场面十分壮观。走访途中,道路两旁挂满枝头的"良知果"引人注目。“良知果”代表着被村支书黄良华赋予文化内涵的猕猴桃,承载着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的精神传承。用"良知"培育每一颗果实,严格把控品质关。
图为小组成员与村书记共同参观种植基地
图为平滩村万亩猕猴桃种植园
此次实践,共富青链小组见证了平滩村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历程,触摸到乡村发展的蓬勃脉搏。平滩村的致富之路,是党员引领、资源赋能、村民团结、政策助力共同绘就的新时代答卷。这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是社会各界携手共进的成果彰显。平滩村这一份满分答卷也将为社会发展贡献独属于贵州的力量。通讯员:陈昱含 学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