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蒙城国贸中心C区,只有“胜客”后厨亮着灯。于飞专注地搅拌着一锅香气四溢的汤底,指尖沾着调料粉末,眼神却格外清亮。这是他们即将推出的特色饮品底料,承载着突围的梦想——创业五年,他深知,唯有不断尝试与突破,才能在这片烟火气中扎下根来。
于飞并非天生餐饮人。2025年年初,在繁华都市漂泊后回到蒙城,最令他挂怀的,是家乡街头巷尾弥漫的质朴食物香气。他敏锐察觉到,县城居民生活节奏加快,对便捷、卫生又有地方风味的餐饮需求日益增长。一个念头逐渐清晰:“为何不能把这份带着乡情的烟火气,做成一份安心可靠的事业?”这个想法如同种子,在心底悄然萌发。他毅然放弃稳定工作,怀揣对家乡味道的眷恋与对市场需求的信心,正式踏上了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现实远比理想骨感。于飞拿出多年积蓄并多方筹措,凑足100万元注册资本,在蒙城县庄周办事处国贸中心C22#楼,拿下了125、126、127三间连铺。从装修设计到设备采购,从菜单研发到人员招募,他事必躬亲。小店开业之初,人手紧张,于飞既是老板也是伙计,天未亮就钻进厨房备料,深夜打烊后还要清洗打扫。为了获得至关重要的“小餐饮”经营许可,他跑遍了相关部门,严格按规范改造后厨,确保食品安全无虞。每一张订单、每一份好评,都是团队在生存线上奋力搏来的战果。
随着小店稳定下来,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县城餐饮竞争日益激烈,模仿者不断涌现。于飞意识到,仅仅提供“吃饱”的早餐、简餐远远不够。他带领核心团队反复钻研,将蒙城本地口味特色融入新品:一碟融合传统与创新的酱香饼,一碗精心熬制、料足味美的油茶,很快成了店里的明星产品,成功留住了老顾客,吸引了新食客。与此同时,他敏锐捕捉到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果断申请并获批了“饮料生产”资质。他们开始尝试在店内小规模生产特色饮品,如清爽解腻的洛神花饮、真材实料的五谷豆浆,这些健康自产饮品迅速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利器,为小店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口碑积累和“饮料生产”业务的拓展,原有的小厨房空间显得捉襟见肘。于飞再次投入资金,严格按照“食品小作坊”的标准要求,对生产空间进行了升级改造,将其打造成一个功能分区明确、卫生条件达标的微型“中央厨房”。这个合规的“小作坊”,不仅支撑了店内特色食品(如秘制酱料、手工面点)和饮料的稳定生产,更确保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程安全可控。团队也从最初的几人,逐步壮大到20人,于飞深知人才是根本,建立了清晰的岗位职责和培训体系,将“用心做好每一餐”的服务理念深植于每位员工心中。
如今,“蒙城胜客”已成为国贸中心一带居民熟悉的“社区厨房”。从最初的三间小铺面,到拥有合规生产能力的微型餐饮综合体;从为生存挣扎,到稳定服务一方社区;从老板一人身兼数职,到带领着20人的团队稳步前行——于飞用一碗碗带着温度与诚意的餐食,一步步实践着最初的梦想。店堂里飘散的香气,后厨小作坊里井然有序的生产场景,顾客满意的笑容,员工忙碌而安稳的身影……这些平凡的画面,共同构成了于飞创业征程中最动人的风景。他的故事印证着:最坚实的创业之路,往往就在服务身边烟火、满足真实需求的深耕之中。每一份端至客人面前的餐点,不只是食物,更是心意;每一个平凡日子里的坚持,都是对“胜客”之名最踏实的诠释——以诚待客,以食为媒,心安处,便是事业生根繁茂的沃土。(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庄周街道 田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