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亦有道”——青年学子助力乡村振兴调查研究

来源: 编辑:

7.13日-7.28日,赴来安县 水稻调查实践小分队赴来安县大英镇展开水稻调查实践活动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让当代青年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文化思想、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社会这个第二课堂上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承载着党和国家对我们青年学子的殷殷期盼,也是我们广大学子在社会中学习,并最终回馈社会的实践活动。赴来安县水稻调查实践小分队到来安县的稻田去,去实地调查,去亲身体验。


图为小分队在稻田旁的合照    马祥润摄

“以前没下过稻田,这次一去才知道,农民到底有多辛苦。”从前,他们只是从书上,从视频里,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对农民的辛苦领略一二,这次的实践活动,却让他们真的下了田,真的进到稻田里,踩上那被水浸泡的软烂的土壤上。当他们的脚逐渐陷进地里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才开始真正的显现它的含金量。确实,如果不是这次的三下乡暑期实践,他们无法切身体会到这份劳累,也更加体会不到为什么国家一遍遍的念着粮食粒粒来之不易。没经历过程的劳累,又怎能体会到收获的满足。炎热的天气和水中的虫子,这些在长期劳作的农民眼中可以克服的问题,在他们的眼中,却变成了无法逾越的大山。


图为小分队在田间劳作  许慧黎摄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只有真正经历过,才能明白前人完成这些事的时候有多么的艰苦。他们想要通过对来安县水稻产业提质增效状况的调研,理清当前水稻新品种选育、稻田耕地质量提升、稻米深加工与品质提升、智慧农场建设等水稻产业提质增效技术的现状与短板。而想要实现对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就必须了解当前种植的水稻品种存在的问题,只有了解问题才能够更好的解决。通过下田实地采收,他们发现当前水稻种植的品种为农民自行选种,没有实用新型种植技术种植水稻,这一点需要当地政府发动人员,对农民进行相关种植技术的普及,提高农民的种植生产效率,降低农民负担,减少种植成本,使科技发展的效益能切实惠及农民。同时,连年种植同种水稻也使病虫害高发,更加影响水稻的收成,提高农民的选种质量,也是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重要措施。剩下的稻米深加工等技术也都基于农民的水稻产量和质量上升之后才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图为小分队成员在劳动  许慧黎摄

“离开课堂,却又进入第二个课堂”通过走进农民,他们能切身了解到农民对于水稻的选种,育种的关心程度,对农业科技政策的了解程度。明确了农民的了解程度,才能知道如何对当地的农业科技政策进行宣传,使农民能更好的收到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影响。同时,智慧农田等农业科技政策实施也需要建立在农民对这种科技政策有着一定程度的理解之上。在当地的农业政策进行宣传时引入智慧农场的概念,帮助农民更快理解,也便于这项政策能更快实施

水稻是江淮分水岭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农业技术发展及乡村振兴平台建设,稻米已成为来安县大英镇极具地方特色的产业源,集成了稻米深加工、功能性稻米、功能性宠物产品等标志性产业。想要提升这些产业的效益,智慧农场的建设必不可少。通过对当地水稻作物的基本情况的掌握,再收集当地水稻生长季节的天气数据和土壤营养物质含量,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最终促进当地智慧农场的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同时,这些设施的建设也需要基于当地的农业科技政策,在向农民解释智慧农场对提高粮食种植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当地的农业科技政策进行宣传。


图为小分队成员在收集样品  许慧黎摄

通过开展暑期实践活动,给他们这群青年学子提供走进农业生产、融入农业生活的机会,让他们学到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培养学生爱国爱农情怀,激发学生探寻乡村振兴本领的热情。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sleenoez4@21cn.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