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发展的征程中,茶产业正成为主力军。重庆移通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峨溶茶探”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峨溶镇,开展以人工智能专业赋能茶产业为核心的乡村振兴实践活动,推动茶旅路线的开发,助力当地特色茶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边城,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峨溶茶旅路线的重要起点。促进团深刻洞察其作为文旅枢纽的价值,精心将其纳入规划,使之与峨溶镇的生态茶园、特色温泉及壮丽的秀山川河盖景区有机串联。
座谈会上,峨溶镇党委书记梅先锋系统阐释了在秀山县“一药两茶”战略引领下形成的“两茶一果”产业布局,以及峨溶茶叶荣膺“全国‘三品一标’基地”的卓越成就。“峨溶茶探”团队汇报以百年茶树为核心的“茶业 +”方案,聚焦产业升级、文化传承和茶旅融合。指导老师尹琼瑶提出用现代通信技术赋能茶产业,探索创新路径。峨溶镇领导肯定团队理念,认为人工智能将推动万亩茶园提质增效,打造现代农业标杆。
深入峨溶镇,编号00001的百年古茶树巍然屹立于蒋家村,作为产业发展的活态丰碑与“古茶寻根+乡村研学”的热门地标。蒋家村党支部书记田钟感慨:惠农政策如春风化雨,让茶叶化作“金叶子”,鼓起茶农钱袋子;百年古茶树则像一座精神灯塔,激励一代又一代茶人守正创新、再续茶香。促团队入大坪茶园实践,掌握“一芽一叶”采摘标准,体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规划茶旅路线“茶园观光+采摘体验”核心站点。
“峨溶茶探”团队系统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不仅为留守儿童开设AI科普课启蒙智慧,组织村民电商培训培育新农人,并建成多功能直播矩阵打造营销枢纽。矩阵运行四日即精准吸粉392人,实现曝光超9688人次,获赞逾19万次。亮眼数据实证数字化对激活茶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显著效能,为科技兴农提供鲜活样本。
在峨溶镇团委副书记黄修华的引领下,促进团进一步解锁了秀山县川河盖景区的磅礴气象与深厚文旅价值。将其作为茶旅链条的关键延伸节点,由此,一条脉络清晰、体验丰富的“边城品韵 — 茶园观光 — 川河盖揽胜”黄金茶旅链条应运而生。
此次实践为当地茶产业与茶旅融合注入活力,“茶业+科技+文旅” 模式契合国家政策,为茶产业转型提供经验,将助力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
撰稿:胡雅玥
摄影:尹琼瑶、胡雅玥、袁野蓝天
重庆移通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