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当前正处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面压实政治责任,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盯紧守牢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科学调配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确保发生突发紧急情况后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汛”为令,闻“汛”而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防汛救灾“铜墙铁壁”。
闻“汛”而动,做防汛救灾的“急先锋”。防汛救灾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洪水抗争的硬仗,来不得半点马虎,容不得丝毫懈怠。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防汛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以“汛”为令、闻“汛”而动,主动投身防汛救灾一线,冲锋在最前面、战斗在最前沿。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怕困难、不惧艰险,勇挑重担、敢于担当,在狂风暴雨中彰显党员本色,在急难险重中践行初心使命。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切实把各项防汛救灾措施落到实处,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向“险”而行,做群众安全的“守护者”。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防汛救灾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深入受灾群众家中,了解群众生活状况,及时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处、有病能及时医治。要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帮助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要加强对受灾群众的心理疏导,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战胜困难,共同重建美好家园。
逆“水”而上,做防汛救灾的“定盘星”。防汛救灾是一场严峻的考验,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在防汛救灾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坚守岗位、履职尽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救灾工作。要加强对防汛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科学制定防汛救灾方案,合理调配防汛救灾力量,确保防汛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开展。要加强对防汛救灾物资的管理和调配,确保防汛救灾物资及时足额到位,为防汛救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要加强对防汛救灾工作的宣传引导,及时发布防汛救灾信息,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