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风古韵映中华,民族团结展新貌

来源: 编辑: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了解民族团结进步呈现的新气象,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7月24日成都医学院药学院寻羌民族团结实践团进入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深入了解羌族民风民俗,旨在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践行者。

针线绣团结,羌绣传承民族

7月25日上午,实践团出发前往云云羌羌绣工作坊,恰好碰上工作坊搬迁,实践团帮忙整理搬运书籍,趁此机会实践团看到了书中所记载的传统羌族纹样,感受到羌族生命的流传,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瑰宝。了解到羌绣的几种初级绣法:压针、长短针、扭针、齐绣针、扣针、锁边绣、打籽绣。从这些绣法中可以看出羌族妇女的智慧,及她们以祥云和羌红为重要标志可以感受出羌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情。

图为实践团在云云羌帮忙整理书籍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琳 摄

实践团在云云羌对肖老师进行了采访,作为羌绣传承人代表之一,她向实践团介绍了这项非遗技术,羌族崇尚自然,文样丰富多彩。“羌绣是推广我们羌族的一种形式,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对于会做羌绣的羌族女性来说,它是体现羌族女性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表达。“肖老师在采访中这样说到,羌绣不仅作为羌族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重要文化载体,还是羌族女性智慧的象征,让实践团感受到羌族人民浓厚的历史底蕴和美好精神,以一针一线勾勒出羌人的美好品质。羌绣的针法与藏绣彝绣等也存在着共通之处,这正是从古至今各个民族间持续的交流往来形成的结果,各民族特色交融后带来文化间的碰撞使各个民族求同存异,让五十六个民族牢牢的联合在一起。

图为实践团在云云羌学习羌绣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邓艳鑫 摄

目前有更多的人开始重视羌绣的传承,肖老师表明“我们从娃娃抓起,当然也希望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参与进来,亲手制作,而不是逐渐被机器所取代,不仅注重于理论的学习,还要进行实践。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截至目前,北川有羌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6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3人。拥有羌绣高级绣工15名,中级绣工200余名,初级绣工400余名,参与刺绣的绣工达11000余人。

随后,肖老师找来手绢样布,开始为实践团讲解大概操作流程,先将图案描在样本,描好之后就开始穿针,只见她以布为纸,以线为墨,以针为笔,轻捻细线,穿梭于经纬之间,仿佛将大自然的灵气凝聚在布上,一针一线当中透露着精致与细腻,和谐的色彩丰富的层次跃然布上,色彩斑斓的丝线在光影中交错,看到一幅幅作品呈现在眼前,仿佛能触摸到时间的温度,跨越千年的匠心独运。于是实践团开始动手实践,发现不能很好的运用老师讲述的方法,也遇到了很多障碍,大家排着队向老师询问遇到的问题,沉浸在羌绣里的实践团静的能听见呼吸,只有偶尔能听到被针刺到手的声音,肖老师也不吝啬她的夸奖,对实践团的“作业”进行点评。临近结尾实践团还试穿了羌族的服饰,这一刻实践团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多姿多彩。

图为实践团在云云羌体验羌绣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邓艳鑫 摄

云朵上的民族,文化中的瑰宝

7月25日下午,实践团前往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深入了解羌族的民风民俗。据了解,从古至今,羌族名人共工氏、神农氏、大禹、无弋爱剑、姚兴、元昊,他们的名字辉映历史。他们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创造者和推进者。秦汉以来,羌族在祖国大家庭中融合演化。历史表明:中华各民族,自古是一家。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华夏文明的形成过程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羌族的祖先与中原各部落共同开创了华夏吉老文明的源头,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羌族始终站在历史的舞台上,或建立政权,或融合于其他民族,参与创造了中国多元一体的灿烂文化。羌绣作为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羌族人民对美的追求,更是民族团结的象征。现今,羌文化的独特主要体现在语言,服饰,建筑,宗教和艺术五个方面。

图为实践团在羌族民俗博物馆进行参观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邓艳鑫 摄

羌族语言属于藏缅语族羌语支,由于地域和交通的限制,大致可以分为北部方言区和南部方言区。古羌族以着袍服为主,近代羌族服饰基本上承袭了袍服之制,服饰面料仍以皮裘、毛、麻织品为主。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最著名,融合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三种主要形式,游牧民族的帐幕式、汉族的窑洞式和干栏式建筑,风格独特,技艺高超。羌人相信万物有灵,信仰多神教,而释比被尊奉为是可以连接生死界,直通神灵的人。释比主持的主要祭祀活动即为祭天会。祭天会一般在村寨附近的神林中举行,是一种祈丰年的活动。羌族的艺术以绣花、歌舞、音乐为代表。羌族喜爱歌舞和音乐,有许多传统的歌曲、舞蹈和乐器。

传承草编技艺,延续文化精神

7月26日上午,实践团前往羌族草编研学体验中心并采访了草编传承人江老师,跟江老师学习了用棕树叶编织蚂蚱和蜻蜓,了解到了草编不同的编法及草编对手艺人的考验,不仅仅需要精湛的编织技术还需要细致精确的选材。江老师不断打磨技艺,也与其他社会公益组织协作走进乡村把草编技艺带进千家万户,不仅弘扬了羌族文化,还带动了乡村发展。江老师不仅致力于弘扬羌族草编,还着重传承草编技艺,从江老师的介绍中实践团得知目前草编专业级传承人有五六位,而代表性传承人有上万个,老师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也对草编有一定的了解。用传承的方式延续羌族精神,用弘扬的方式推动羌民的自信,用文化自信肯定中华民族共同体,圆中华民族团结梦。

图为实践团在草编研学体验中心学习草编蚂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莉芸 摄

吹响羌族史,叙述民族风

7月26日下午,实践团有幸见到了羌笛传承人黄景何老师,通过他了解到了羌笛的历史。在他生动的讲述下,实践团仿佛真正置身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境界中。同时实践团还了解到羌笛如今的瓶颈和发展方面的问题,因为其曲调单一且音色不主流,导致其没法像现在的流行乐器一样广泛传播,黄老师也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羌笛,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黄老师身为土生土长的羌族人,他说:“在国家的支持下,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变得更多,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民族文化,文化交流碰撞出更多的火花,让羌族乐曲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让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灿烂辉煌,同时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图为实践团在熠辉坊对羌笛传承人进行采访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琳 摄

人民群众为首,艰苦奋斗为重

7月26日下午实践团与北川县团委刘书记展开一次关于北川发展的深入交流,书记为实践团讲述了羌族悠久的历史,从古老的传说到如今的发展变迁,羌族人民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北川有33个少数民族,藏羌彝是北川少数民族的主体,在这次三下乡旅程中实践团遇见一群失学复学的藏族儿童,在政府政策的资助鼓励下这群儿童有了到北川研学的机会。

图为实践团在北川县遇到藏族失学复学儿童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邓艳鑫 摄

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刘书记说:“我们希望找到更多的渠道推广非遗文化,让更多的群众知晓羌族文化,让北川羌族用软实力叩响民族文化的大门,不只是感受北川的山水,更是体会羌族人民的文化底蕴。”北川由于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使当地村民栽种的草药和农产品都是高质量的作物,刘书记说:“我们现在不担心种植,更多的是担心如何将产品销售出去。”当地村民面临着没有销售渠道的困境,尽管他们积极联系外界厂商,但收效甚微,想以点带面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实践团真实深刻的感受到北川领导人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的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为促进民族大团结在努力奋斗着。

图为实践团在交通运输局与县团委书记进行交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唐艳 摄

在本次调研中实践团深入羌族聚集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感受地道的羌族文化,当地居民的热情让实践团领略到羌族的独特魅力。在前往各处的旅途中实践团科普用药安全知识,通过以宣发海报的方式让居民大致了解降压药的作用和注意事项,让更多中老年人科学的了解降压药的正确服用方式。通过沿途走访,实践团发现高血压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需要加强科普,让群众了解三高知识,学会正确预防。

图为实践团在北川县进行降压药用药宣传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唐艳 摄

团结古老民族,共筑华夏盛世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让实践团对羌族的羌绣和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让实践团深刻感受到了民族团结带来的力量。在当今社会,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石。羌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以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为民族团结的大花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我们应当珍视各民族的文化遗产,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绽放。未来,实践团将持续关注羌族的发展,为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羌族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民族团结,共同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图为实践团到达北川后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琳 摄

作者:邓艳鑫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sleenoez4@21cn.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