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黄县梨溪镇桐源村排灌设备旁,党员干部的身影在烈日下格外醒目。在梨溪镇党委的统筹部署下,将一项重大民生项目——“引梨济风”工程带来的资源红利,精准转化为抗旱保收的实效,上演了一场战高温、保民生的生动实践。
“引梨济风”资源再利用,闲置厂房焕发“第二春”
如何让宝贵的排灌设备免受日晒雨淋,确保在旱情关键期发挥最大效能,这曾是困扰桐源村的难题。随着“引梨济风”项目的推进,镇党委积极沟通协调,成功将项目涉及的一处闲置厂房审批划拨给桐源村使用。这一决策,为排灌设备安家落户提供了关键保障。
在镇党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桐源村党支部迅速行动。党员干部带头,组织人力将露天放置多年的排灌设备整体搬迁至厂房,并投入资金购置新排水管,对整套系统进行了全面检修升级。“以前设备风吹日晒,年年都要‘补漏’,维修成本高,关键时刻还可能掉链子。”一位参与工作的党员感叹,“现在有了镇党委争取来的厂房,设备使用寿命长了,运行更可靠,抗旱保收的底气更足了!”这一举措,不仅盘活了闲置资产,更显著提升了全村抗旱应急保障能力的基础一环。
党旗飘扬在一线:酷暑中的协同攻坚
资源到位只是第一步,高效落实才是关键。面对持续的高温考验,梨溪镇党员干部展现出强烈的担当精神。在厂房内外,镇领导干部现场提供技术指导;在烈日灼烤的空地上,桐源村党支部书记郑付友带领村“两委”成员和党员骨干冲锋在前。他们顶着热浪,把泥沙填入厂房的坑内,方便后续进行硬化,在挖掘机旁高声指挥作业,确保管道精准铺设,高温没有阻挡他们的脚步,反而映衬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组织引领聚合力,汗水浇灌“希望田”
桐源村排灌设备搬入厂房和高效维护,是梨溪镇党委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精准对接基层需求、高效整合项目资源的一个缩影。从协调争取“引梨济风”项目闲置厂房,到指导村级科学规划利用,再到组织党员干部顶烈日、战高温抓落实,镇党委的统筹谋划和基层党组织的坚决执行形成了强大合力。
正是这种上下联动、齐心协力的组织优势,确保了在极端天气下,抗旱保收的关键设施得到最有力的保障。党员干部们用被汗水浸透的背影,在田间地头树起了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守护着千家万户丰收的希望。(宜黄县梨溪镇人民政府 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