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践初心,岐黄暖乡间 ——"法护童心,医暖乡情”志愿服务队"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

来源: 编辑:

7月28日至8月8日,山东中医药大学卫生管理学院“法护童心,医暖乡情”志愿服务队深入济南市长清区,开展了为期12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将专业知识融入实践,在爱心支教、健康服务、文化传承与基层调研中贡献青春力量,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一、童心伴成长,岐黄润新苗

在孝里街道童善儿童关爱中心,服务队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爱心支教活动。队员们结合专业特色,精心设计了涵盖中医药文化启蒙、儿童美育、法治教育、红色历史、传统养生功法等多个主题的系列课程。

在中医药启蒙课堂上,队员们以 “神农尝百草” 等经典故事为切入点,通过中药标本展示、互动问答等形式,帮助孩子们认识生姜、薄荷等常见药材的形态特征与基础功效;在传统养生功法教学中,手把手指导孩子们练习简化版八段锦,让孩子们在“调理脾胃须单举”、“双手托天理三焦”等动作中,直观感受中医养生文化的独特魅力。

除知识传授外,队员们更注重以陪伴传递温暖与力量。他们讲述革命小英雄的感人故事,让红色的记忆唤醒血脉里的赤诚,引导孩子们厚植爱国情怀。一系列趣味互动、动手实践与故事讲述活动,将知识化作种子播撒在困境儿童心田,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潜移默化地传递了健康理念与文化自信。

二、问道识百草,田埂求真知

深入马山镇双泉庄村,队员们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经验丰富的驻村选调生王志勇化身田间导师,带领志愿者们沉浸式探寻道地药材的奥秘,活血祛瘀的丹参、润肺止咳的栝楼、清热解毒的射干,一株株草药在风中摇曳,伴随着阵阵药香。曾经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此刻转化为指尖鲜活的实物,引发起队员们对中医药的浓厚兴趣与深度思考。这堂生动的“田间课堂”不仅深化了队员对中药资源的认知,更真切体悟到中医药产业在乡村振兴中蕴含的蓬勃力量。

三、仁心送健康,义诊惠民生

在万德街道万祥社区,服务队联合万德街道社工站及新中鲁中医医院共同开展暖心义诊活动。活动现场秩序井然,队员们与专业医护人员分工协作,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中医特色服务。队员们精心制作包含艾草、薄荷等药材的特色香囊,将香囊逐一分发给居民们;针对老年人常见的颈肩腰腿痛问题,队员们精准运用耳豆疗法在对应穴位贴压,并配合专业推拿按摩手法缓解肌肉疲劳。

除基础理疗服务外,队员们也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血压、血糖等基础指标,提供个性化健康建议,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活动现场药香弥漫,服务专业细致,有效解决了居民的急难健康需求,得到社区群众的广泛好评。

四、清风沐廉韵,先贤励初心

为筑牢廉洁思想根基,涵养清正为民的职业情怀,志愿服务队专程前往张养浩纪念馆参观学习。在纪念馆内,队员们通过文物展陈、史料文献、场景复原等多元形式,沉浸式追溯元代廉吏张养浩的生平事迹与精神内核。从其“清廉自守、刚正不阿”的品格风范,再到“为生民立命”的家国情怀,先贤的廉洁基因与为民初心。在一件件实物、一段段记载中生动呈现,让队员们接受了深刻的廉洁文化熏陶。

此次参观学习将廉洁教育与职业素养培育深度融合,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医疗卫生事业关乎民生福祉,从业者必须坚守清正底线、常怀为民之心。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先贤为标杆,把廉洁自律的要求融入专业学习与实践服务中,未来以干净担当的作风投身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让清正廉洁的清风伴随岐黄仁心温暖乡间。

五、调研访医者,聚焦基层需

志愿队深入黄河流域开展基层卫生状况调研,特别是聚焦基层卫生机构的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与应用状况。活动期间,服务队实地走访调研了孝里街道中心卫生院等多家卫生机构,实地考察其服务能力、中医药配备及应用现状。同时,通过结构化问卷与深度访谈深入倾听乡村居民们心声。此次调研清晰了解了基层卫生现状与发展空间,为未来优化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收集了翔实的一手资料。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山东中医药大学学子们将课堂所学融入广阔天地。他们在支教中播撒希望,在调研中问需于民,在文化中汲取力量,在义诊中传递仁心。通过躬身实践,队员们深化了专业认知,锤炼了意志品格,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服务人民、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青年的青春答卷。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sleenoez4@21cn.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