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家精神赋能乡村教育:广西师大耕教薪火团暑期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来源: 编辑: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耕教薪火团暑期社会实践接近尾声。实践在教育家精神引领下取得丰硕成果。

初期调研期间,实践团先后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与广西民族博物馆,探访红色文化、非遗及民族特色主题展厅,通过重点观察馆内红色文物,深入挖掘每件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与精神内涵,获得成果《文物背后的故事》八篇、访谈记录两篇、教育家精神宣传短片一支,为后续线上支教课程积累了丰富素材。并且通过与馆方负责人及讲解员的访谈,团队了解到馆校合作开展思政教育及志愿服务的有益经验,同时也发现当前乡村教育仍面临师资薄弱、课程资源不足等问题,以及高校学生返乡服务意识欠缺的现状。为后续推进支教活动、弘扬教育家精神提供实践基础

后续,实践团联系石榴籽研习社共同组织“石榴花开”支教活动。该活动以“返家乡”形式开展,覆盖广西、贵州、云南等十省二十市四十六村,惠及约250名乡村儿童。支教志愿者基于实地调研与学情分析,将红色文物故事、非遗手工技艺、劳动实践体验等融入日常教学,通过情景课堂、互动游戏、动手实践等生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团队依托线上平台建立实时反馈与资源共享机制,帮助志愿者总结教学情况分享教学经验,保障支教质量稳步提升。农忙时节,一名学生因在家摘花生未能按时上课。在扎实推进支教活动的同时,团队同步形成了丰富的过程性成果,累计完成调研报告《教育家精神引领下高校社团赋能乡村教育实践探索——以大学生支教社团为例》一篇、收集志愿者教学日志近2100份及教学视频116支,记录了活动的实践过程与阶段性成效。

本次实践不仅是教育家精神在乡村教育实践中的生动诠释,更探索出了一条高校社团赋能助力乡村教育实践的有效路径。未来,耕教薪火团将继续深化推动支教成果转化为可持续的教育资源,让更多青年在服务基层中成长,让更多孩子在爱与陪伴中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梁怡馨  惠戈晖)

实践团实地调研访谈

支教活动剪影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sleenoez4@21cn.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