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怀德学院萤火实践团:溯小岗印记,忆峥嵘岁月

来源: 编辑:

编辑:张雅楠  摄影:杨永富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深入了解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背后的故事,探索其中蕴含的改革精神,常州大学怀德学院萤火实践团对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金昌老先生进行了专题采访。

走进小岗,共忆来时路

图为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金昌

46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严金昌和其他17位村民冒着风险按下红手印,实行分田到户“大包干”,把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开,开启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首次重大创新。

来到小岗村金昌食府,团队有幸和严金昌老先生面对面交流。我们看着严老朴实而坚毅的面孔,仿佛能看到当年他毅然按下红手印的决心。回忆起当年那段艰苦辉煌的岁月,严老朴实地表示,“那时候大家都穷怕了,我们搞大包干就是为了吃饱饭,只能拼一把了,啥都不想了,否则只有饿肚子”。

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可以说,正是严金昌等先辈追求共同富裕的大胆尝试和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奠定了小岗精神的基石。

图为 18个“红手印”:十八户农民签订的“秘密协定”

传承使命,乡村振兴落地生根

通过严老的讲述,团队进一步了解了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和变革。岁月不减热情,尽管年逾八旬,严老仍坚持各处宣讲,致力于让更多人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改革岁月,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严老以他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为成员们讲述了小岗村从贫穷落后到富裕繁荣的变迁历程。“是改革让我们吃饱了饭,也是改革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图为 萤火实践团采访严金昌

“我的儿子孙子都先后返乡,在村里开了超市或者饭店。”谈起这些,严老自豪不已。他觉得,只有年轻人都回来扎根小岗,才能将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改革创业,小岗精神新篇

严老还满怀激动地向实践团介绍了在当年在沈浩书记的支持和带领下创办的金昌食府,随着小岗村旅游业越来越兴旺,金昌食府近几年不断扩建,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从最初的4张桌子到如今最多可容纳23桌、近300人。不仅开创了当地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更为小岗村带来了一条新的“致富路”和“幸福路”。

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严金昌先生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人的奋斗与成功,更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严金昌先生和其他小岗居民都是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生动见证者,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实践团成员们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与粮食可持续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图为 萤火实践团和严金昌合照

讲好小岗故事,赓续小岗精神

改革先声,精神永续。通过此次采访,团队见证了小岗精神传承不变的精神内核及其在不同时代下变化发展的表现形式。小岗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就是小岗精神至今仍拥有无限生命力的证明。

深入挖掘凤阳小岗红色资源,小岗精神激励着青年学子积极发出中国之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为在新时代下讲好小岗故事、赓续小岗精神贡献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sleenoez4@21cn.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