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泾县宣纸文化园与宣笔产业园,开展以“宣笔承艺,青春践履”为主题的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与实践体验,团队成员系统探寻了宣笔从传统技艺到产业发展的完整脉络,为非遗活化传承注入青春思考。
图为团队成员分配任务 姚博绚供图
在宣纸文化园,团队成员首先聚焦“纸笔共生”的文化渊源。作为与宣纸并称“文房二宝”的宣笔,其发展始终与宣纸文化紧密相连。文化园展厅内,从秦汉时期的原始笔形到明清文人定制的精品宣笔,从历代制笔工具的演变到不同流派的制笔风格,一系列实物与图文资料清晰勾勒出宣笔与宣纸相互成就的千年历程。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重点研读了宣笔选料与宣纸特性的适配逻辑,狼毫的劲挺适配写意的山水,羊毫的柔软贴合工笔的细描,深刻理解了“好笔配好纸”背后的文化智慧。
图为队员们在宣纸文化园合照 姚博绚供图
在宣笔产业园,团队则将目光投向非遗的产业化实践。产业园内,多家制笔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了从原料采购、工艺研发到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在园区管委会的协调下,团队与多家企业负责人围绕“宣笔的销售市场”展开访谈。队员们了解到一家企业建立了线上销售渠道,通过直播展示制笔过程。这些创新实践让同学们看到,非遗并非束之高阁的高雅艺术,而是能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生的文化资源。
图为团队成员对园区企业进行访谈 姚博绚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交流访谈结果 姚博绚供图
此次泾县之行,合肥工业大学的学子们不仅见证了宣笔从传统工艺到产业集群的发展跨越,更感受到非遗传承中“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团队成员表示,将结合专业所学,梳理调研成果,为宣笔产业的数字化推广、跨界融合等提供青年方案,让这门千年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