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观臻《诗词选二》

来源: 编辑:

作者:阎观臻

阎观臻:男。汉族。中共党员。空军大校军衔。祖籍淇水之畔,生于黄河之滨。1964年生人,1981年入伍,历任空军高射炮兵某团排长、干事、指导员、组织股长,兰州军区空军政治部组织处科长、副处长兼军区空军党委秘书,雷达某团政治委员,兰州军区空军政治部组织处处长,空军西安指挥所政治部主任,服役期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荣立三等功五次。

2014年退役,分配至陕西省审计厅,历任副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巡视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

飞禽

鲲鹏思奋翼,燕雀拣枝鸣。

倚梦当空举,天然寄此生。

游园惊梦

亭上有佳人,依稀旧日身。

徘徊欲抬足,孺子唤娘亲。

站台

朝朝往来客,迎送每参差。

惜别难挥手,远非相见时。

致敬黄帝手植柏

近前始见柏公真,捧日擎天不朽身。

我欲为君请封号,中华第一守陵人。

伤悯

祭母归来未破春,拜辞那日在风晨。

泪飞不忍回头看,挥手阿翁近九旬。

稻草

捆缚青蔬蔬价钱,缠身闸蟹蟹平肩。

浮生本是一根草,品位由来在择贤。

漓江远望

东方欲晓半江红,初日烟霞笼万峰。

山色水光幽境里,白云生处卧蛟龙。

同窗共贺五十寿诞

龙吟天命梦相邀,又见黄河老铁桥。

一曲乡音一杯酒,声声都是旧歌谣。

淇河三章

之谢

吞吐太行流日月,先人用取子孙盈。

我身已历七千岁,屈指淇河是同庚。

之梦

渺渺汤汤流碧玉,漪漪两岸有淇园。

山光水影瑶天落,便是神仙也断魂。

之殇

长河非古流残泪,无觅琅玕时不长。

福地洞天诗经里,垂涎昔日好风光。

终南山上

昆仑抱元气,龙脉走西东。

旭日三分暖,祥云一抹红。

说经明灭里,垂钓有无中。

汉祖赖人杰,还归歌大风。

观花

兰蕙居幽谷,遥遥是故人。

孤芳迷眼目,素韵醉心神。

菊蕊曾招隐,莲花不染尘。

残梅骄骨相,到老也天真。

登翠华山

云路迎春到,天池杯酒深。

岩崩陈往事,瀑啸谢知音。

欲问仙居梦,不妨胜境寻。

好诗千古在,捡漏快登临。

无题

谷底莫言俗,山头漫说仙。

远峰垂雁影,幽壑隐龙渊。

太液客明月,广寒生碧天。

九霄凉与否,或可问婵娟。

癸卯岁末饮别感事

古道灯如昼,流光送旧年。

匆匆行过客,眷眷别高贤。

知我二三子,识君千百篇。

余生不常见,呼月醉尊前。

除夕

促促年将尽,月高生晚凉。

街区灯火灿,楼道酒杯香。

欢聚日嫌短,愁吟夜觉长。

金尊频四顾,恨不见爹娘。

军校夜思

兵书读破奇男子,武略功成大丈夫。

风雨不惊千里路,英雄长共少年躯。

封狼瀚海开疆域,定远边庭扫逆胡。

战士生来谁怕死,好肝好胆好头颅。

太白梦回西域兼和友人

    出访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在楚河州卡拉巴德市由陕西投资兴建之某企业会见中方员工。偶见友人诗作,欣然和之。

我乘明月到天山,大野苍茫云海边。

博望凿空三万里,先蚕锦绣五千年。

清池水暖非他日,碎叶城寒是故缘。

此地秦人今又在,呼来诗酒醉成仙。

寄语张骞

先生本是奇男子,龙虎风云到日边。

汉月无涯传盛事,今人有梦续前缘。

开新丝路从容去,向好画图谈笑还。

怒展大鹏双羽翼,一飞直上九重天。

老兵

头顶红星手握枪,枪枪穿透靶中央。

无私不洒恋家泪,有志何亏报国肠。

静夜偷偷翻相册,闲时悄悄抚勋章。

爱听人喊老班长,总把军装作正装。

忆流年

只道芳华难永恒,谁疑日月正年轻。

几曾奔走恣谈笑,多是登攀洒激情。

目送新鸿随地起,心同老骥向天鸣。

昔时留照足欢喜,共我翻听风雨声。

致青春兼答友人

曾经携手向南山,履迹登攀百尺巅。

奔走时光扶上马,蹉跎路径再加鞭。

英雄易老天难老,家国魂牵梦已牵。

有段芳华竞流彩,回眸可以傲人前。

蜉蝣

几番蜕变傲金蝉,出水修成羽翼鲜。

虚饮空餐仍自在,朝生暮死更无前。

料他含笑有今日,令我开心胜百年。

昨夜昙花偏有韵,将身怒放尽嫣然。

七月高考行

手中剑,心中梦,纷纷登场试锋芒。

比邻街巷蒸叶影,阿父阿母忘骄阳。

凝眉引颈空徘徊,亦复无端理红妆。

将六七八问旗袍,旗袍低声录取吧。

从前尚可忙陪读,三年战疫锁万家。

家家任劳十二载,十二载应生光华。

细思七月更心焦,孙山前后决生涯。

古人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王勃十七朝散郎,尹枢七十金榜迟。

自觉身若千里马,不妨长嘶以鸣志。

奈何等伯乐,误了登临意。

今日劝天公,刷新莫遥遥。

多少人尖儿,魂断独木桥。

岂止考学子,更似考万庐。

赤日炎炎难消暑,消暑惟有通知书。

君不见东方白,恓恓悱悱是慈亲。

心疼儿女频装相,当年我亦赶考人。

黄陵歌

醉他四面好风吹雅训。醉他八方高咏伴幽韵。

醉他十五金蝉迷远近。醉他千古诗心写不尽。

骚坛一举破天荒,诗家词客荟宗师。

更喜先生初相见,却恨初次相见迟。

我本闲步江湖似野骡,偶然虚日叫山坡。

也曾追逐古今玲珑曲,登临谈笑鹦鹉哦。

缘起立雪石音堂,缘深近前夜听书。

向来索句难窥豹,此际得水不羡鱼。

衡阳宁波燕市子,钜公麾下真翘楚。

京门惠州阆苑女,诗酒巾帼追李杜。

孟夫子、南山月,炉香一味入同旅。

君不见山为陵,怜我敬天法地寄恩念。

又不见陵前柏,忆君思树怀源悬肝胆。

再着青衫频问字,待到发力已白头。

赏心乐事殊不易,看花时节却惊秋。

恨不得始祖借我三百年,纵得一二佳句亦足矣!

卜算子·再访肃州兼贺友人生日

    月满夜光杯,娇艳何曾了。策马阳关向故人,燕雀啼霜晓。    把酒祝清蟾,意恐嫦娥老。蜡炬垂珠流本心,莫负秋光好。

烛影摇红·答友人

燕燕低飞,衔来几字成新谱。当年折柳月明中,雾锁长亭路。从此天涯孤旅。问东君、春归何处。故人常忆,往事如烟,梦中听雨。    罢却相思,只因不受相思苦。而今思忖事千般,总被痴心误。陌上残星独步。未成书、寻章索句。春声已远,秋色方浓,云开雁去。

声声慢·花殇

    今宵鸿雁,昨夜星辰,寒音锥心刺骨。少别寸旬,孰料旋而生诀。芳华奈何不待,更在他、争春时节。和泪眼,对寒窗痴坐,晓星明灭。    神会相思满腹,亦见得、仙姿语焉明澈。不忍当时,牵袂曲幽三叠。人言天宽地阔,竟难容、柔枝嫩叶。谁为你,不归路、劝风劝雪。

声声慢·戊戌十一月初三记

昙花晓梦,露往霜来,卅年时复惋怅。渐远渐深,鹤影凤姿悬望。鱼潜更兼雁去,问音尘、九霄之上。眷长夜,恐日升月落,搅了梦想。    讷讷披衣起坐,欲提笔、昏昏素笺蛛网。阆苑遥遥,切切顾身颐养。南窗寒鸦楚楚,语频频、上仙朗朗。悠悠矣,念念兮、别来无恙。

蝶恋花·忆旧游

    亭外童儿追柳絮。亭上莺啼,亭内佳人伫。回首蓦然如旧侣,风车蝉蝶邻家女。    记得南窗敲细雨,临别依依,琴韵吟私语。收拾心情方举步,忽闻孺子呼阿母。

贺新郎·甲午七

海日相留醉。正西阳、映红云浪,佳期层递。乌鹊年年怜今夜,知晓个中滋味。却仍就、伴忧参喜。聚散销魂惆怅客,一双人、两处相思泪。千万恨,星河水。    今宵原本寻常耳。竟由他、痴男怨女,染将仙气。天上人间皆追梦,追梦却忧梦碎。况新近、了无梦意。把酒临风听神话,语微微、潮起声声里。人共月,且休矣。

贺新郎·感怀辛稼轩

    谁会登临意。念先生、高情秀骨,一人而已。诛逆南归追前梦,迭进平戎万字。更长啸、金瓯表里。盈把衰髯心似铁,饮瓢泉、犹策凌云翅。回首处,吾狂耳。    平生欲了君王事。最堪怜、徒羡嫖姚,惜无鱼水。归去来兮闲愁苦,都作笔头千骑。补天手、悲歌绕指。拍遍栏杆孤月影,照西湖、风暖薰人醉。怎忍见、英雄气。

水调歌头·忆桂林同学

月凝塞北雪,花浸岭南容。故园寻梦,梦里何处不相逢。斟满一壶春色,饮尽千般风雨,岁月在杯中。停杯再回首,回首太匆匆。    轩辕剑,乌骓马,唱大风。书生意气,敢叫云雨沐长空。漫道春风百里,更有秋光万点,独照战旗红。此地风光好,颜色正鲜浓。

水调歌头·潭门老船夫

    人言海鲜海南,海南海鲜在潭门”。壬寅癸卯,于潭门港闻知昔日老船夫世代航海捕捞兼守护南海之壮举,荡气回肠泪湿,蚤夜以思,追怀有记。非美味也,思树怀源也。

遥天云舒。潮冲浪,罗盘更路历穷途。每恨悲欢难料,尝叹藐然生死,弹指寄残躯。一篷祖宗海,千顷子孙厨。天之涯,心之月,把满壶。深蓝凛凛,昂首驭璇图。才送神鹰穹宇,又见鲸吞吐,且饮且歌呼。满目沧溟上,万岁老船夫。

天香·更路簿并序

    更路簿者,海南渔民深耕南海之航海指南抄本也。发端于元末明初,历明清两代并民国初年,口口相传,手手抄录,代代校注,凡六百余年矣。所载乃远航作业之时间、航向、路线、里程及岛礁命名等,涉及政经文史、天文地理、气象水流、造船渔业及海洋资源诸信息,对维护我南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意义非凡。余曾有幸辗转琼海、文昌、陵水等地并身临潭门港咏怀老船夫。意犹未尽。时值清明,再填天香一阕,祭奠南海渔民一众先辈并铭记凝结其生命心血之更路簿。观臻谨记。

    大海翻云,长天卷浪,最是烟波深处。摇荡东风,忽开晓日,列列龙骧棋布。凝眸雁序。渐剩得、依稀鸥鹭。一任狂涛堆雪,由来等闲风雨。    闻见当年图簿。遍三沙、岛礁岩屿。俯仰吉凶无妄,那堪回顾。遗恨斯人远去。赖明月、流光清如许。放眼深蓝,从头细数。

忆秦娥·万泉河

    吾甚爱。长龙碧绿穿林海。穿林海。一水纯净,满目流彩。    英姿飒飒女儿态。传奇故事春长在。春长在。微波低咏,巾帼城寨。

暗香·琵琶吟

    陈汤灭郅支,匈奴式微,昭君出塞乃赐婚也,故画工图形、掖庭自荐诸说当存疑。明妃自有千秋,汉胡各具见识。然每感“后宫良家子”境遇,遂填此阕,依白石、石音先生体韵及四声。

    汉宫日色。照莽原旷野,声声霜笛。向晚朔风,乱草残红遣谁摘。幽蕴几随雁影,心愈重、殊难摇笔。念旧曲、拨尽哀弦,千里月同席。    家国。渐寂寂。更醉醒梦华,故物堆积。但悲独泣。胡俗无颜那堪忆。惆怅都成远恨,长安薄、须眉寒碧。塞外事、风过也,怎生见得。

解连环·辋川行

问予游兴。杳终南别业,共谁相映。对咫尺、瘦水寒山,叹人物皆非,一川空冷。心念茱萸,思红豆、渭城秋暝。怅霜天落照,抱影希声,那棵银杏。    当初醴泉秀岭。引云鸿野鹤,回翔仙境。似这般、高卧清欢,问钓渭柴桑,自得神领。世路喧烦,洗心地、无关形胜。算来去,几多过客,几人梦醒。

渔家傲·崂山

    谁人引来沧溟水。谁家山海共陶醉。谁把云涛堆又碎。危乎矣。太清宫门东方启。    一念仙凡安可比。仙乡自古原班底。凡境迄今轮生死。有道是。人间不似神间累。

春光好·感事

花几许,未深描。渐秋雕。拟把桑榆重料理,看渔樵。    妙年付与嫖姚。心底事、枕上天高。总为拿云频试错,月妖娆。

浣溪沙·故乡

    涧水辞山马脱缰。驭风逐浪纵疏狂。难为沧海卧残阳。    倦客还家成远客,流光别梦旧时光。故乡不觉变他乡。

永遇乐·致敬淇河

别梦壶关,隆虑际会,东走西顾。日月相从,古今不舍,峰掩来时路。临淇天幸,吕庄地盛,天地海涵先祖。更流连、山河如画,德善四方生聚。    好山好水,新客新梦,尽在太行深处。与世无争,避高趋下,任尔风和雨。鹤峤安好,龟龙在望,且看淇流千古。举金尊、洒泪把酒,我心有主。

长相思·重阳节代人寄远

红叶低。彩云栖。阴朗盈亏偏向谁。悠悠问也痴。    子规啼。鸿雁飞。霜满闲庭酒满杯。杯杯归不归。

破阵子·中秋示儿

父子相仍远道,家山足慰征人。每到秋来秋过半,独对长空长比邻。共邀月一轮。    老骥尚思千里,新鸿犹恋青云。既把战袍温旧梦,便引高情寄此身。自当惜好春。

临江仙·侍疾

把住心音黯黯,放开步履纷纷。天人烟树共昏昏。一朝惊夜半,累日锁楼门。    静默似闻点滴,无言空忆星辰。那堪深省泣慈恩。床头祈老父,梦里念娘亲。

望云间·听雨

癸卯孟冬赴京与诗友奉陪尊师石音先生瞻仰袁督师墓及祠庙,伫立督师手书听雨碑刻前似闻嘤嘤。

天道垂危,天骥独行,天心知爱无常。似将军感应,情苦怀伤。环冢飞花缥缈,窥堂梦蝶彷徨。叹追从生死,义士佘家,随伴炉香。    声声滴滴,拭过刀锋,忆他喋血苍狼。时久思深痕浅,难辨沧桑。旋尔雪晴园冷,犹怜寸断萧墙。一朝际会,莫名龙虎,万种思量。

水调歌头·退役十周年记

灞原生春草,秦塞偃旌旗。梦回营垒,三十三载去如斯。最是星红襟绿,妆却神情飒飒,仗剑断虹霓。解甲一张纸,裂我一层皮。    秋远近,人来去,月高低。身闲梦远,行暮幸有度娘随。指令鼠标传递,按键马蹄声脆,集结仰雄姿。无可问肝胆,风卷海波回。

鹧鸪天·山行

百转千盘万仞嵩。缆车飞入绿阴丛。楼台啼鸟芳菲暖,栈道游人景色融。    峰踏雾,雾穿峰。白云顶上又重重。我看山也山看我,相顾苍颜夕照浓

踏莎行·观瀑布

溪水空山,岚烟细雨。相逢不问行藏处。料他无奈莅苍崖,将身一跃霓虹舞。    酒饮微醺,花窥半吐。春风暂住天留住。此时袖手对银河,飘然直下穿云去。

鹧鸪天·海南元夕

千里追风客南溟。海天云月共潮生。凌空雪浪争相问,拍水声光忆不成。    云舒卷,月分明。一杯浓似故人情。秋来归兴应知会,今次休闲试转型。

鹧鸪天·偶感

笼中画眉羡野鸥,野鸥却羡画眉优。两边默契从今易,数日魂归与世休。    随天地,度春秋。知鱼恋水畅优游。且将有意生无意,我自逍遥水自流。

试论毛主席诗词创作的感情基础

国家领导人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指出,毛主席始终“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充分证明,毛主席诗词创作的感情基础一定也必然是“人民”。正如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诗词之美,美在深情。他绝非为写诗而写诗,完全是以人民为底蕴的心的呐喊、情的喷发、血的挥洒。

正因为深爱人民,笔端才会流淌出大抱负、大情怀、大境界、大格局这种贯穿其一生的轩昂气象。从这种感情形成过程看:一是“少不凡”。写《井赞》时13岁,写《耕田乐》时15岁,写《咏蛙》时17岁,离开乡关时写了《呈父亲》。透出的眼界、志向、霸气,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神童可比。他爱看中国古代传奇小说,却发现里面竟然没有农民。特别在借阅《盛世危言》后说:“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二是“做奇男”。在湖南一师表示要“立奇志,交奇友,读奇书,创奇事,做一个奇男子。”面对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感言“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之后,他写了《送纵宇一郎东行》、创办“新民学会”、主编《湘江评论》、发表《民众的大联合》,最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此时,他的抱负已经与人民的解放、独立、自由和幸福紧密联系起来。正是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我们也才看到他独立寒秋中的橘子洲头吟唱的《沁园春·长沙》这样雄奇伟丽的诗篇。三是“定支撑”。他在农村出生并成长,熟悉农民,尊重农民,敬畏农民,对农民有一种特殊感情。他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鲜明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更进一步指出“农民成就了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事业,农民做了革命的重要工作。”可以说,坚持什么,放弃什么,依靠什么,打击什么,青年时期的他便十分清醒。四是“忘其亲”。父母相继去世均未能见上最后一面,《祭母文》和两幅挽联,其声也哀,其情也切。尤其1959年,回到阔别32年之久的乡,写《七律·到韶山》时,定是想到了他的霞姑、想到了他的岸英、想到了为革命献身的六位亲人,更想到了成千成万的先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一千古名句,集中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深厚之爱、赤子之情、兴国之责。

正因为深爱人民,笔端才会流淌出反剥削、反压迫、反奴役、反霸权这种贯穿其一生的斗争精神。在权威权势面前,他从来不低头、不弯腰、不屈服。诗词,便是其斗争精神的情感流露。身处逆境——万水千山只等闲毛主席创作诗词不尊常道、不循常理,屡屡出其不意,处处情理之中。古来辞客好悲秋,他却“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兵法云“穷寇莫追”,他偏要“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他曾说自己写《菩萨蛮黄鹤楼》《忆秦娥娄山关》等作品时,“心情苍凉”“心情郁闷”“心情沉郁”。但看不出沧桑悲凉,只觉得乐观昂扬,最终“风卷红旗过大关”。遭逢压力——乱云飞渡仍从容。在井冈山,“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巍然不动”;面对“围剿”,“天兵怒气冲霄汉”“横扫千军如卷席”;长征途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1949年2月,美苏英三国背地里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划江而治”更加甚嚣尘上。他不屑那些强国、大国压力,4 月20日果断指挥发起“渡江战役”,仅三天便攻克南京。随之,那首寓意深沉、气象恢宏、格调崇高的战争年代的压轴之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横空出世。面对霸权——冷眼向洋看世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战争年代是这样,建国以后仍是这样。面对当时国际反华浪潮,他先后创作《卜算子咏梅》《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念奴娇鸟儿问答》等20余首,纵论国际形势,笑谈国际风云。一路走来,抗击日寇是那样的辉煌,抗美援朝是那样的壮烈,援越抗美是那样的自豪,暴打印军是那样的酣畅,血战珍宝岛是那样的扬眉吐气。斗亦有道——谁持彩练当空舞毛主席不光敢于斗争,更善于斗争,如同诗词创作中的“铺陈”“点染”“造词”一般。比如,写于1935年《念奴娇·昆仑》,欢呼改造世界,歌唱美妙理想,展望环球和平,人民“同此凉热”。他心目中的人民已经延伸到了世界。比如,他在尼克松首次访华全过程“挥洒自如”,成功冲出两个超级大国“包围圈”,用如椽大笔铺排了一首恢宏的历史史诗。再比如,基辛格1973年再度访华时亲耳聆听毛主席发明的“Paper Tiger”这个英文单词后,讪笑着对号入座:“纸老虎。对了,那是指我们。”让对方受到玩笑般蔑视并能荣誉搬接受,这世上恐怕只有毛主席能做到。

正因为深爱人民,笔端才会流淌出民之喜、民之怒、民之哀、民之乐这种贯穿其一生的重民情结。他对人民的敬重、肯定和评价反映在诗句中便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以民心之心为心。“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痛恨也;“重息重租,人人怨愤……洋货越多,国货受困。”揭露也;“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奋发也;“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开心也;“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自豪也;“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喜极也;“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继往开来宣言也。以民愿之愿为愿。他十分关注党的形象。延安“窑洞对”、西柏坡“两个务必”、进京后严惩刘、张两大贪官,目的在于警示全党永葆共产党人初心使命他在杂言诗《八连颂》中写道“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可谓用心良苦。光洁身自好还不够,还要解决人民群众期盼解决而又无力解决的问题。1958年,当他从报纸上看到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竟夜不能寐,兴奋之情在七律《送瘟神》中跃然纸上。以民魂之魂为魂。现在,认为他不主张写旧诗者,拿他1957致臧克家信中所说“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作依据;而认为他不主张写新诗者,拿他1960年梅白说“你知道我是不看新诗的……给我一百块大洋我也不看。来佐证。其实,旧诗也好,新诗也罢,我觉得他都没有说绝对喜欢或绝对不喜欢,但可以绝对地说他不喜欢的是有这样一批人抄袭西方,他们看不起自己民族的东西。“不反映民众生活,因此也为民众所不懂。”早在1949年12月他就过,诗么应该“让大家都能看懂。”但他并非像胡适先生说的“做诗如说话”,而是提倡用大家都“诗家语”“词家语”。就是说凡缺乏民族的、照抄西方的、群众不懂的,想像再丰富,词藻再华丽,人民都不喜欢,他更不喜欢。

美国作家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诗词把大自然和历史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最终成了这位革命家和东方第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成功的秘诀。”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sleenoez4@21cn.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