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八名西南石大学子志愿清扫烈士陵园 青春力量守护红色记忆

来源: 编辑:

新都八名西南石大学子志愿清扫烈士陵园 青春力量守护红色记忆

近日,秋阳洒落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烈士陵园的松柏间,园内庄严肃穆的纪念碑静静矗立。来自西南石油大学新都校区的八名大学生志愿者,自发组建“青春护英烈”服务小组,带着扫帚、抹布、水桶、垃圾袋等工具来到这里,开展“清扫英烈安息地,传承精神勇担当”主题志愿活动。他们以稚嫩却坚定的身影,用实际行动擦拭历史尘埃、缅怀革命先烈,让红色基因在青春实践中焕发新的光彩。

上午9时许,八名大学生准时在陵园入口集合。在陵园管理处工作人员的简单培训下,他们了解了陵园的历史背景、烈士安葬情况以及清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擦拭墓碑时要顺着碑文方向,避免损坏字迹”“清扫落叶时尽量用手捡拾靠近墓碑的杂物,不要用扫帚硬扫”“活动全程保持安静,尊重长眠的先烈”。这些细节要求,让原本略带轻松的氛围瞬间变得庄重起来,志愿者们纷纷点头,将注意事项牢记在心。

随后,八人迅速分成两组,有条不紊地投入清扫工作。第一组负责陵园主步道及纪念碑区域,来自西南石油大学新都校区的何俊和叶志成率先拿起扫帚,弯腰清扫步道上的落叶与碎石。初秋的陵园内,金黄的银杏叶、深绿的香樟叶铺满地面,两人默契配合,一人在前将落叶归拢,一人在后用垃圾袋及时收纳,遇到嵌在砖缝里的小石子,便蹲下身用手指轻轻抠出。“这些步道每天都有市民前来瞻仰,干干净净的环境,既是对先烈的尊重,也能让参观者更好地感受陵园的肃穆氛围。”何俊一边清扫一边说道,额头上很快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丝毫没有放慢手中的动作。

与此同时,第二组志愿者则专注于烈士墓碑及纪念设施的清洁。同样来自西南石油大学新都校区的郑梦琦手持浸过温水的抹布,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一块刻有“革命烈士刘某某之墓”的石碑。石碑上的字迹因年代久远略显模糊,她便将抹布拧至半干,沿着碑文的笔画缓慢擦拭,遇到顽固的污渍,就用指尖蘸取少量中性清洁剂轻轻揉搓,再用清水抹布反复擦拭,直到碑文清晰可见。“每擦完一块墓碑,我都会停下来看一眼上面的名字和生卒年份,想象他们当年为了国家和人民挺身而出的样子。”郑梦琦说,当指尖触碰到冰凉的石碑,仿佛能与先烈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心中的敬意也愈发浓厚。

在陵园西侧的烈士纪念墙前,另一名西南石油大学新都校区的志愿者正踮着脚擦拭墙上的浮雕。纪念墙上刻画着新都籍烈士参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史场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该志愿者特意将抹布折成小块,仔细擦拭浮雕人物的面部、手部细节,生怕用力过猛损坏浮雕纹路。“这些浮雕记录着先烈们的战斗历程,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爷爷曾是一名老兵,从小听着爷爷的革命故事长大,此次参与志愿活动,也是想以这种方式传承爷爷那辈人的精神,更以西南石大学子的身份,践行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清扫过程中,八名西南石大学子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与肃穆。遇到前来瞻仰的市民,他们会主动侧身让路,并用眼神示意保持安静;看到墓碑前摆放的鲜花有些倾斜,便轻轻扶正,整理好花束的包装;发现个别墓碑前有市民遗留的矿泉水瓶,立即上前捡起收好。两个多小时的清扫工作里,没有人抱怨辛苦,也没有人中途休息,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认真的神情,仿佛在完成一项无比神圣的使命。

上午11时30分,清扫工作接近尾声。看着焕然一新的陵园——干净整洁的步道、锃亮清晰的墓碑、完好无损的纪念设施,志愿者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此时,陵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李建国主动走上前,邀请大家在纪念碑前的休息区稍作停留,为他们讲述新都本地烈士的英勇事迹。“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解放新都战役中牺牲的28名烈士修建的。其中年龄最小的烈士叫陈友才,牺牲时只有19岁,和你们现在差不多大。”李建国指着纪念碑上的名字,缓缓讲述起烈士们的故事:有的烈士为了掩护战友撤退,独自留在阵地与敌人周旋,直至弹尽粮绝;有的烈士在后方医院救治伤员时,不幸遭遇敌人轰炸,用身体护住了重伤员;还有的烈士在建国后参与新都的建设工作,因突发险情挺身而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听着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八名西南石大学子纷纷低下头,陷入沉思。其中一名志愿者红着眼眶说:“以前在课本上学习革命历史,总觉得那些故事离自己很遥远。今天亲手为先烈清扫陵园,又听到这些具体的事迹,才真正明白‘烈士’两个字的重量。他们也曾是和我们一样的年轻人,却为了更多人的幸福,选择了牺牲自己。现在的和平生活,真的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必须格外珍惜。作为西南石大学子,未来更要把这种精神融入学习和科研中,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活动结束时,八名西南石油大学新都校区的大学生志愿者在纪念碑前庄严合影。他们身着简单的休闲装,却挺直了腰背,眼神中充满了对先烈的敬意与对未来的坚定。“这次活动虽然只有半天时间,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志愿者代表叶志成在活动总结中说道,“未来我们不仅要自己铭记先烈事迹,还要带动身边更多同学参与到红色志愿活动中,以西南石大学子的身份,用青春力量守护红色记忆,让先烈精神在新时代继续传承下去。”

据了解,新都区烈士陵园作为当地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会吸引大批高校学生、中小学生及市民前来瞻仰学习。此次西南石油大学新都校区八名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志愿清扫活动,虽规模不大,却以“小而精、小而暖”的实践,为陵园注入了青春活力。陵园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西南石油大学新都校区等本地高校的合作,搭建更多红色志愿活动平台,鼓励更多青年学生走进陵园、了解历史、传承精神,让红色基因在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心中扎根生长,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八名西南石大学子的身影虽已离开陵园,但他们留下的干净环境与真挚敬意,却如同园内的松柏一般,默默守护着这片红色土地。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青年一代从未忘记历史,从未辜负先烈的牺牲——弘扬先烈精神,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具体行动;守护红色记忆,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青年一代肩负的时代使命。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会有更多西南石大学子乃至青年群体,出现在传承红色精神的道路上,让革命先烈的精神之光,照亮新时代的奋进征程。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sleenoez4@21cn.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