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行业热土 筑青春信仰 ——"南狮行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来源: 编辑:

为深入贯彻实践育人理念,以实践促成长、以行动践初心,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南狮行迹” 实践团在队长翟文钰的带领下,55 名成员怀揣“知行合一”的信念,先后走进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了一场涵盖科技、基建、公益、精神传承等多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用脚步丈量时代发展,用行动书写青春担当。

(一)核工业领域:筑牢大国重器根基

在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实践团深入了解这家拥有建筑业 “双特双甲” 资质的核电建造龙头企业。从模块化建造技术到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成员们目睹了核电工程从蓝图到落地的精密化流程,深切体会 “国之重器” 背后的技术积淀与责任担当,对 “安全高效发展核能” 的国家战略有了具象认知。

(二)基建工程领域:见证 “中国速度” 的科技赋能

在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实践团聚焦大盾构施工技术在跨江隧道、城市轨道等重大工程中的应用。企业展示的智能掘进装备、自动化监测系统及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解决方案,让成员们直观感受土木工程与电气自动化的深度融合 —— 从设备精准控制到施工数据智能分析,科技正成为基建行业突破地理限制、提升效率的核心驱动力。

(三)数字科技领域:解码 “云大物智” 的产业图景

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实践之旅,揭开了数字化转型的神秘面纱。团队参观了企业自主研发的格物物联网平台、元景大模型体系,了解其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数字政府等领域的标杆案例。从数据采集到智能决策,从行业解决方案到民生服务场景,成员们清晰看到 “云、大、物、智、安” 技术如何重构传统产业生态,也对 “数字中国” 战略的落地路径有了多维理解。

(四)电子信息领域:洞察军工科技的创新基因

走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实践团探秘军民用信息系统的研发前沿。作为我国电子信息领域的 “国家队”,该所展示的指挥控制系统、预警探测技术及软件研发成果,既体现了服务国防建设的硬核实力,也呈现了技术转化为民用的广阔空间。成员们深刻认识到,电子信息产业不仅是科技竞争的主战场,更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

(五)人工智能领域:感知 AI 赋能的无限可能

在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实践团围绕 “AI 技术如何重塑产业格局” 展开交流。从计算机视觉在工业质检中的应用到自然语言处理在智慧医疗中的探索,从技术研发难点到商业化落地路径,研究院专家的分享让成员们意识到,人工智能正从理论走向场景,从单一技术突破走向系统化解决方案。这场 “与智能对话” 的实践,激发了成员们对交叉学科研究的浓厚兴趣。

企业实践之余,实践团奔赴新沂市吾悦爱心暑托班,为孩子们带来 “两弹一星” 精神专题宣讲。成员们以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的奋斗故事为切入点,通过动画短片、互动问答、手工模型制作等形式,生动诠释 “热爱祖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的精神内涵。这场跨越代际的精神对话,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 “强国一代” 的期许 —— 实践团用青年视角解读红色精神,让抽象的历史叙事转化为可触摸的情感共鸣,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技报国的种子。

此次实践既是一次专业认知的 “拓界”—— 从传统基建到数字科技,从军工领域到民生服务,成员们在跨界学习中构建了立体化的产业认知;更是一次精神信仰的 “铸魂”—— 从企业车间的技术攻坚到暑托课堂的初心传递,他们在不同场景中见证了 “奋斗” 的共通底色。正印证着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殷殷期待。

“南狮行迹” 实践团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为高校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提供了生动注脚。未来,他们将带着实践中的所学所感,继续在专业领域深耕求索,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光芒。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sleenoez4@21cn.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