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津沽生态密码,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生态实践在津开展

来源: 编辑:

日前,“探寻津沽生态密码,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生态实践在津开展。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天津商业大学国际教育合作学院与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学校、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高新区海洋外国语学校,结合天津滨海新区生态资源特色(如湿地保护、盐碱地治理、海滨生态修复等),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生态实践。通过“感知自然—探究生态—守护实践—创新转化”的螺旋式进阶,构建从具象感知到抽象思维、从情感认同到实践创新的全链条育人体系。为推进大中小学生态文明实践教育一体化提供了可推广的范式。

津沽自然·生态启蒙之旅

立足小学学段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建立小学生对大自然的亲近感,萌发他们生态环境意识的情感启蒙为目标,以金海湖生态区为教学点位,采取沉浸式自然课堂、趣味化任务体验的方式,通过“植物寻宝”、“小鸟的家”等任务,识别本地常见动植物,绘制《我的自然笔记》绘本。开展环保手作体验,倡导“爱护环境、变废为宝”理念。开展争当“地球环保小卫士”活动,养学生自觉爱护环境的意识。

津沽生态·调研探究育责任

以盐碱滩上的奇迹——天津经开区泰丰公园为教学点位,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调研。在调研中厘清泰丰公园的“绿色奇迹”蜕变之路,从受访者对过去与现在的满意度中,深刻感受到人们对于“蓝天、白云、碧水、净土”的向往与珍视,更要明白今天满目苍翠的来之不易。进而引导同学们思考“绿色与增长的关系,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津沽治理·生态实践强意识

采取启发性思考与实验设计的教学方式,突出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以被授予“高新区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的天津滨海高新区第一学校为教学点位,开展教学楼里的绿色走廊建设。从如何为钢筋水泥混凝土的教学楼增添一抹绿色的现实问题入手,启发同学们主动思考。

津沽创新·担当使命向未来

同学们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参加科研竞赛,增强使命担当,以商大环境能源+X创新实验室为教学点位,通过参观学习新兴固废智能光热协同处置与能源化系统和垃圾热化学动力学同步性智选系统,激发同学们创新意识。以“生态宣讲团”的形式,为社区、中小学开展垃圾分类、绿色低碳宣传。在服务中更好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sleenoez4@21cn.com 广告合作